[实用新型]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9506.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6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丽芳;殷翔芝;崇加凤;颜廷踪;陈昌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射阳达胜毛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44 | 分类号: | D02G3/44;D02G3/36;D02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4300 江苏省盐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功能 纱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纱线层出不穷,材质结构各不相同,广泛应用于织布、制绳、制线等生活领域。传统的纱线主要是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现有技术中的纱线,无论是化纤纱线还是全棉纱线,抗菌功能性都较差,舒适性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该纱线能有效抗菌抑菌,提高舒适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包括芯纱,芯纱为涤纶纤维与竹炭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芯纱表面缠绕抗菌纤维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抗菌纤维层为纤维素纤维和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捻合而成,且纤维素纤维和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为交互捻。
本实用新型所述涤纶纤维直径为5-15μm,竹炭纤维直径为1-5μm,纤维素纤维直径为15-20μm,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直径为15-20μm。
竹炭纤维是运用纳米技术,先将竹炭微粉化,再将纳米级竹炭微粉经过高科技工艺加工,然后采用传统的化纤制备工艺流程,即可纺丝成型,制备出合格的竹炭纤维。其特点是柔滑软暖,吸湿透气,抗菌抑菌,抗菌率可达94.5%。
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保留了天然羊毛成分,具有羊毛和羊绒的手感,又增加了真丝滑爽的风格,具有垂感和挺括性,织物手感柔软、吸湿性强、染色性好、光泽亮丽,蛋白纤维富含大量氨基酸成分,纤维呈弱酸性,服用性优良,蛋白织物还耐高温、耐光照、耐腐蚀、均匀性好,抗菌织物经国家纺织品检测中心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检测,抗菌指标(6小时)分别为99.6%;97.7%;99.9%。
纤维素纤维具有天然的亲水性和高强高模的特点,因其属植物细胞自然分裂生长非人工制作而成,使表面具有很强的握裹力,力学强度高,坚固耐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采用涤纶纤维与竹炭纤维交捻做芯纱,其中的涤纶纤维使纱线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同时又兼备了竹炭纤维的吸湿透气性和一定的性抗菌,竹炭的弱导电性又能起到防静电功能。芯纱外缠绕的抗菌纤维层利用纤维素纤维和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为交互捻可以有效提高抗菌抑菌性,又柔软透气,坚固耐磨,提高纱线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的示意图。
图中:1-芯纱,2-抗菌纤维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实施例
根据图1所示的一种抗菌功能性纱线,包括芯纱1,芯纱1为涤纶纤维与竹炭纤维呈螺旋状交捻,芯纱表面缠绕抗菌纤维层2。
本实施例所述的抗菌纤维层2为纤维素纤维和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捻合而成,且纤维素纤维和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为交互捻。
上述涤纶纤维直径为10-15μm,竹炭纤维直径为1-5μm,纤维素纤维直径为15-20μm,纳米抗菌生物蛋白纤维直径为15-2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射阳达胜毛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射阳达胜毛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95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粗纱机落纱装置的安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毛发纤维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