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807.4 | 申请日: | 2017-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9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博创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3/00 | 分类号: | G08B23/00;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报警器 接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报警器,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报警器是一种为防止或预防某事件发生所造成的后果,以声音、光、气压等形式来提醒或警示我们应当采取某种行动的电子产品。报警器,分为机械式报警器和电子报警器。随着科技的进步,机械式报警器越来越多地被先进的电子报警器代替,经常应用于系统故障、安全防范、交通运输、医疗救护、应急救灾、感应检测等领域,与社会生产密不可分。如:门磁感应器和煤气感应报警器,但是现有的报警器不方便携带,但是现有的报警器接口插进不方便,容易插错,而且接口装置容易脱落,给人们使用带来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从而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便携式卷曲电池盒、外螺纹、第一充电杆、碳纤维外壳、旋转螺帽、第二充电杆、第二充电口、第一充电口、充电杆插孔、正极插孔、负极插孔、负极插针和正极插针,所述红外报警器的一端设有所述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的一侧设有所述充电杆插孔,所述充电杆插孔的底端设有所述正极插孔和所述负极插孔,所述便携式卷曲电池盒的一端设有所述碳纤维外壳,所述碳纤维外壳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充电杆,所述第一充电杆上设有所述第一充电口,所述便携式卷曲电池盒的另一侧设有所述旋转螺帽,所述旋转螺帽上设有所述第二充电杆,所述第二充电杆上设有所述第二充电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电口和所述第二充电口的底端均设有所述负极插针和所述正极插针,所述充电杆插孔、所述第一充电口和所述第二充电口的顶端均设有单向弹性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螺帽和所述碳纤维外壳与所述便携式卷曲电池盒均通过螺纹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便携式卷曲电池盒内设有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该装置红外报警器与便携式卷曲电池盒采用USB接口进行供电,插接方便,不会插错,而且可以很方便的分别给电池充电,以及给红外报警器供电,接口同时设置锁紧装置,可以牢固的连接红外报警器与便携式卷曲电池盒,不仅方便携带,而且接口不易脱落,给人们使用带来很大方便,结构简单,方便推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红外报警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红外报警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旋转螺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充电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报警器;2、便携式卷曲电池盒;3、外螺纹;4、第一充电杆;5、碳纤维外壳;6、旋转螺帽;7、第二充电杆;8、第二充电口;9、第一充电口;10、充电杆插孔;11、正极插孔;12、负极插孔;13、负极插针;14、正极插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报警器接口装置,包括红外报警器1、便携式卷曲电池盒2、外螺纹3、第一充电杆4、碳纤维外壳5、旋转螺帽6、第二充电杆7、第二充电口8、第一充电口9、充电杆插孔10、正极插孔11、负极插孔12、负极插针13和正极插针14,红外报警器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3,外螺纹3的一侧设有充电杆插孔10,充电杆插孔10的底端设有正极插孔11和负极插孔12,便携式卷曲电池盒2的一端设有碳纤维外壳5,碳纤维外壳5的一侧设有第一充电杆4,第一充电杆4上设有第一充电口9,便携式卷曲电池盒2的另一侧设有旋转螺帽6,旋转螺帽6上设有第二充电杆7,第二充电杆7上设有第二充电口8。
第一充电口9和第二充电口8的底端均设有负极插针13和正极插针14,充电杆插孔10、第一充电口9和第二充电口8的顶端均设有单向弹性膜,利用单向弹性膜防止空气的水进入充电口,腐蚀插针,提高使用寿命。
旋转螺帽6和碳纤维外壳5与便携式卷曲电池盒2均通过螺纹相连,加固连接,不易脱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博创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博创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8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