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路面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492.3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大飞;胡海涛;赵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6 | 分类号: | E03F5/06;E03F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路面 排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路面排水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目前路面设计较多的排水方式是集水井式,排水的快慢与集水井的型式和设置数量紧密相关。大型广场也是人群比较聚集的地方,如果集水井数量配置不足,遇大雨或暴雨时水将不能及时排除,造成大范围积水,影响人们出行活动,如果配置很多的集水井,那就像是一件完好的衣服上,修补了很多的布丁,势必影响到整体环境美观,如果井盖缺失,还有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障排水通畅且可减少广场内集水井数量的新型路面排水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分布在广场内的排水明沟、线状雨水收集盖和排水暗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明沟为U形排水明沟,U形排水明沟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30至40cm;在排水明沟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线状雨水收集盖,所述的线状雨水收集盖为L形雨水收集盖,所述线状雨水收集盖的纵向边顶端设有进水口,线状雨水收集盖内设有雨水排道,线状雨水收集盖的横向边下端设有与排水明沟上端开口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线状雨水收集盖内的雨水排道相连通;线状雨水收集盖侧方和线状雨水收集盖的横向边上端均为路面层;所述的U形排水明沟通过排水暗道连通集水井。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在线状雨水收集盖的横向边上端处设有检修口;检修口可在清理沟内垃圾和维修时打开使用。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排水明沟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明沟。此结构适合有车辆通过出的排水明沟。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排水明沟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明沟。此结构适合没有车辆通过的排水明沟。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线状雨水收集盖宽度为30cm,高度为8至12cm。
作为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集水井设置在广场四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广场处使用,排水明沟的盖采用L形的线状雨水收集盖,只有L形线状雨水收集盖的纵向边顶端露出地面,且集水井设置在广场四周;不但使广场更加美观,也减少了广场内容易出现的普通井盖丢失造成危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明沟和线状雨水收集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水明沟排布示意图。
图中,1为路面层、2为检修口、3为排水明沟、4为线状雨水收集盖、5为集水井、6为广场、7为排水暗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根据附图1所示,新型路面排水结构,包括分布在广场6内的排水明沟3、线状雨水收集盖4和排水暗道7,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明沟3为U形排水明沟,U形排水明沟的宽度为20cm,深度为30至40cm;在排水明沟3顶端开口处设置有线状雨水收集盖4,所述的线状雨水收集盖4为L形雨水收集盖,所述线状雨水收集盖4的纵向边顶端设有进水口,线状雨水收集盖4内设有雨水排道,线状雨水收集盖4的横向边下端设有与排水明沟3上端开口相对应的出水口,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与线状雨水收集盖4内的雨水排道相连通;线状雨水收集盖4侧方和线状雨水收集盖4的横向边上端均为路面层1;所述的U形排水明沟通过排水暗道连通集水井。
在线状雨水收集盖4的横向边上端处设有检修口2;检修口可在清理沟内垃圾和维修时打开使用。
所述的排水明沟3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明沟。此结构适合有车辆通过出的排水明沟。
所述的排水明沟3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排水明沟。此结构适合没有车辆通过的排水明沟。
所述线状雨水收集盖4宽度为30cm,高度为8至12cm。
所述的集水井5设置在广场6四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江达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4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止臭阀
- 下一篇:一种钢板‑碳纤维混凝土透水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