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120.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5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雪;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22 | 分类号: | F02M3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燃油 燃烧 性能 滤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过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过滤燃油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一个系统中,用一种多孔的介质将液体或气体中的固体微粒除去,称作过滤,为完成这样的使命采用的附件称为滤清器。燃油滤清器主要用于滤除柴油中的水份和机械杂质,以使过滤精度和水分离效率满足电控系统对燃油滤清的要求。随着国家对内燃机排放要求的逐步提高,发动机对燃油滤清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滤清系统对汽车节能减排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汽车技术的进步和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滤清器产品的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向环保、节能、多功能、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三滤”基础上集合其他功能而形成的进气系统模块、润滑系统模块、燃油系统模块为滤清器生产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汽车发动机运转的动力全部来源于汽油的燃烧,当发动机引擎活塞向下移动时,将汽油与空气的混合气吸入汽缸内,然后向上移动的活塞再将这些油气压缩成高度可燃气体,最后火花塞点火将其引爆,活塞被这强大的爆炸力推动,引擎因而产生动力。由于汽油成分中的胶质与无法完全引爆的碳氢化合物在爆炸后,产生的微小碳粒未及随废气排出而堆积在燃烧室内,这些黑色颗粒应该随着废气排放于大气中,或积聚于消音管上。燃烧室如果积碳过多,就会导致发动机磨损、油耗增加等问题。采用具有缓释功能的燃油滤清器,使具有清洁功能的添加剂逐渐微量的释放到燃油中,提高油品的清洁能力,逐步清洗燃烧室内的积碳,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保护发动机。根据油品质量不同,燃油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积碳、胶质等,同时排放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具 有缓释功能的燃油滤清器在过滤燃油的同时释放微量的添加剂,达到清除汽缸表面积碳、提高燃油燃烧效率、减少有害废气排放等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组之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使冷起动发动机而造成过油阻力增大时,储油罐中的少量添加剂例如清净剂:超碱值合成磺酸钙进入燃油中,逐步清除发动机汽缸表面积碳、提高燃油燃烧效率、保护发动机、减少有害废气排放的功能。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包括燃油滤清器壳体、滤芯、储油罐、弹簧;
所述燃油滤清器壳体为圆柱形,壳体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油端和出油端,壳体内,从进油端至出油端方向,顺次布置所述滤芯、储油罐和弹簧。
优选地,所述储油罐的罐体为圆柱形,和所述燃油滤清器壳体同轴,所述罐体为塑料材质,罐体的直径比所述燃油滤清器壳体内径小5~8mm。
其中,所述储油罐的罐体与所述滤芯接触的一面上设置有进油口,在所述储油罐的罐体中心设置有钢制毛细管,所述钢制毛细管伸入所述滤芯内。
其中,所述进油口设置在距所述储油罐的罐体中心1/2位置处,进油口的直径为4.5~5.5mm。
其中,所述钢制毛细管长5~7mm,直径为0.8~1.2mm,所述钢制毛细管伸入所述滤芯内3~4mm。
进一步地,所述钢制毛细管外设置有防漏胶垫。
其中,所述储油罐的罐体内填充有超碱值合成磺酸钙。超碱值合成磺酸钙可市购。
其中,所述燃油滤清器壳体进油端的一端设置有盖板;所述进油端 和出油端分别位于燃油滤清器壳体两端的中心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当燃油滤清器工作时,储油罐出油口外部的压强小于储油罐中的压强,致使储油罐中的添加剂例如超碱值合成磺酸钙通过出油口微量释放出来,同时燃油以一定的压力从滤清器的进油端进入滤清器的滤芯纸格表面,经滤芯过滤后进入中心管中与微量添加剂例如超碱值合成磺酸钙混合,二者一同从出油端流进发动机的燃烧室中。
储油罐中的添加剂例如超碱值合成磺酸钙进入燃烧室中,能够有效清除发动机汽缸表面积碳、提高燃油燃烧效率、保护发动机、减少有害废气的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的的储油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改善燃油燃烧性能的燃油滤清器的滤芯系统的剖面图。
图中,1-燃油滤清器壳体、2-弹簧、3-储油罐、31-罐体、32-进油口、33-出油口、4-滤芯、41-下底盖、42-底部中心孔、43-内芯、44-外芯、45-上底盖、5-进油端、6-盖板、7-出油端。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1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