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8076.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3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樊森;李振山;彭能岭;李东洋;王庆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581 | 分类号: | H01R13/6581;H01R13/10;H01R13/52;H01R13/5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贾东东 |
地址: | 450016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成 屏蔽 滤波 功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
背景技术
很多电器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谐波,导致通讯设备和电子设备产生严重的干扰。随着新能源车辆的快速发展,其电磁兼容性能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新能源车辆电子、电气部件具备大电流、高电压的特点,干扰信号由其连接线束辐射发射问题凸显。新能源车辆电磁兼容性成为产品稳定性的关键,合理利用接地、屏蔽、滤波等措施是有效解决电磁兼容问题的手段。在器件电磁兼容设计中,对线束干扰信号的处理多采用屏蔽和滤波进行处理。最常见的是在靠近一端的线束上设置磁环,磁环的作用是限制电磁干扰。在非屏蔽线束上会有一个凸起,不美观且结构不紧凑,生产制作过程中线束两端与插座连接后需要注塑外壳,磁环本身也需要注塑外壳,需要两次成型,费时费力,导致生产成本高。在屏蔽线束上,无法将磁环安装在屏蔽层内的芯线外部。对于已成型的器件结构,对其进行电磁兼容整改时,外部屏蔽线束无法使用磁环,器件内部整改空间有限,无法有效实现磁环滤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成本、容易实施的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包括具有用于供线缆穿装的线缆通道的金属壳体,金属壳体内设置有用于环套于线缆上的磁环。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一体设置具有线缆穿孔的插接段和中空的悬伸段,悬伸段的内腔与线缆穿孔形成所述线缆通道,磁环设置于悬伸段的内腔中。
所述悬伸段的内腔中于磁环的至少一侧设置有保护垫,悬伸段的端部设置有用于固定磁环的固定件,固定件具有与磁环或保护垫接触限位配合的限位面,固定件具有供线缆穿过的线缆通过孔。
所述保护垫包括设置于磁环靠近插接段一侧的弹性缓冲垫和与弹性缓冲垫相对设置于磁环另一侧的防水垫,固定件通过与防水垫接触限位配合以固定磁环。
所述悬伸段的端部设置有螺纹,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悬伸段上的线缆锁紧头。
所述金属壳体外壁上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孔。
所述金属壳体包括具有线缆穿孔的插接段和中空的悬伸段,插接段和悬伸段一体成型为阶梯轴结构,插接端的直径大于悬伸段的直径,阶梯轴结构的台阶面形成与连接板贴合连接的连接面,悬伸段的内腔与线缆穿孔形成所述线缆通道,磁环设置于悬伸段的内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磁环内置于金属壳体中,在使用时金属壳体形成屏蔽层,磁环实现对干扰信号的滤波作用,将磁环整合到插座中,使插座同时具有金属屏蔽和磁环滤波的功能,改动量小,实施起来比较方便,且结构紧凑、生产方便,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一;
图3为图1的爆炸图二;
图4为磁环的第一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磁环的第二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磁环的第三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磁环的第四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磁环的第五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集成屏蔽和滤波功能的插座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包括具有插接端的金属壳体1,金属壳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插接段8和悬伸段9,使用时,插接段8位于需要安装该插座的零部件金属外壳11的外部,悬伸段9位于需要安装该插座的零部件金属外壳11的内部,插接段8与悬伸段9呈阶梯轴结构,插接段8的直径大于悬伸段9的直径,金属壳体1上设置有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设置有连接孔7,连接板10套设于悬伸段9上的外壁上并与阶梯轴结构的台阶面贴合焊接,阶梯轴结构的台阶面形成与连接板10贴合连接的连接面,连接板10通过螺钉12与零部件金属外壳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80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以太网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PKE系统的智能感应自动断电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