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7302.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8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丁蛟;祝华强;秦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特科汽车工程产品(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C15/00 | 分类号: | F04C15/00;F16N13/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限制 弹簧 滑动 耐磨 机油 定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机油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
背景技术
机油泵的作用是把机油送到发动机各摩擦部位,使机油在润滑路中循环,以保证发动机得到良好的润滑。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固定排量机油泵和变排量机油泵,变排量叶片式机油泵通常采用改变机油泵内定子和转子之间的偏心距的方式来实现机油泵变排。采用叶片式机油泵会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通过油泵反馈油道作用在定子的侧面上,产生推力,推动定子绕定位销转动,压缩机油泵控制弹簧,从而改变偏心距,实现机油泵变排量。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增大时,弹簧被压缩,发动机主油道机油压力减小时,弹簧释放。弹簧在往复的压缩释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扭曲的情况。而目前的叶片式机油泵的定子结构中,弹簧限位面不能限制弹簧在该面上下左右移动,弹簧在往复的压缩释放过程中,因为扭曲而刮蹭壳体材料,会降低泵的性能和寿命。
市场上的变排量叶片式机油泵的定子通常采用粉末冶金材料,定子压制成形后经蒸汽处理防止机油泵的定子生锈,但定子的蒸汽处理层不耐磨。
为了保证定子在壳体内能顺畅的转动,不会卡滞,定子与壳体的上下端面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隙,这个间隙的存在造成了油泵内泄露,降低了油泵的容积效率。机油泵压力越高,该间隙造成的内泄露量越大,油泵容积效率越低。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是机油泵企业和生产制造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它包括定子本体,所述定子本体上沿顺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一延伸凸起、第二延伸凸起和定位销卡槽,第一延伸凸起与机油泵壳体形成低压腔,第二延伸凸起与机油泵壳体形成高压腔,所述定子本体外表面设有氮化层,所述定子本体的第一延伸凸起与定位销卡槽之间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装有密封块,所述第一延伸凸起端壁中部连接有回位弹簧,端壁侧边上设有限制弹簧滑动的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凸起端壁的一外侧边设有长方体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凸起的两外侧边分别设有长方体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凸起端壁的三外侧围成长方体凸台。
优选地,所述第一延伸凸起端壁的三外侧围成半圆形凸台。
优选地,所述氮化层的厚度为0.3-0.5微米。
优选地,所述靠近定位销卡槽的定子本体上开有第一凹槽。
优选地,所述靠近回位弹簧的定子本体上开有第二凹槽。
在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机油泵,其包括如上述所述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定子本体上增加了凸台结构之后,很好的避免了弹簧因为扭曲和滑动而刮蹭壳体材料。经过气体氮化处理后在定子表面形成的氮化层相对于蒸汽处理后的定子,其硬度和强度有了很大的提高,耐磨性更好,提高了泵的耐久性能和寿命。在定子端面开设密封槽,密封槽内安装密封块,减少了泵的内泄漏量,提高了泵的容积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的第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的第二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的第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的第四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定子本体,2-第一延伸凸起,3-第二延伸凸起,4-定位销卡槽,5-密封槽,6-密封块,7-回位弹簧,8-凸台,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仅为示例性说明,并未按照严格比例绘制,而且其中可能有为描述便利而进行的局部放大、缩小,对于公知部分结构亦可能有一定缺省。
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限制弹簧滑动的耐磨机油泵定子的第一个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特科汽车工程产品(常州)有限公司,未经世特科汽车工程产品(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73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杆进料装置
- 下一篇:脑动脉闭塞循环再通装置及再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