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利工程护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7126.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8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文华 |
主分类号: | E02B3/12 | 分类号: | E02B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春 |
地址: | 27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利工程 护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护坡。
背景技术
水土流失在我国十分严重,它是造成土地资源平衡失调的原因之一,因此河道的护坡工程严重影响到河道的畅通和土地的流失。现在很多护坡多是在坡体上种植植被,在坡顶上可以行驶车辆和行人,然后在坡体内部设置排水管,把坡顶上的积水排到河流中,但是因为季节不同,降水量也会不同,像是冬季雨水较少,植被容易缺水,夏季雨水充足。因此如果只是把坡顶水引导植被处在夏天容易造成植被淹死,如果只把坡顶水引导到河道中,冬天植被容易缺水而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护坡,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水利工程护坡,包括堤坝和坡体,坡体分为上坡体和下坡体,上坡体和下坡体之间设置有平台,上坡体表面覆盖有植被护坡混凝土;植被护坡混凝土利用锚固钉深入到上坡体中;下坡体覆盖有砂石层和碎石层,堤坝顶部边缘处设置有集水槽,植被根植在植被护坡混凝土的表面,堤坝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下坡体上,集水槽下方设置有排水渠道,排水渠道下方设置有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分水管一和分水管二的中间相交处通过转轴可旋转的连接有分水闸门,排水渠道两侧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凹陷部,分水闸门与左侧的密封凹陷部接触时封闭分水管一进水,分水闸门与右侧的密封凹陷部接触时封闭分水管二进水,分水管一与排水管的进水口连接,分水管二的出水口设置在上坡体的上部,排水渠道外部一侧设置有箱体,箱体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和锥齿轮二,锥齿轮一安装在转轴另一端上,锥齿轮二安装在控制轴一端,控制轴另一端伸入到设置在植被护坡混凝土上部的通孔内。
所述箱体右侧与植被护坡混凝土左侧之间设置有保护套管,控制轴设置在保护套管内,防止堤坝上的泥土对控制轴挤压,使得旋转控制轴省力。
所述转轴和控制轴均通过轴承和轴承座安装在箱体内,对转轴和控制轴进行支撑,使得结构更加稳固。
控制轴右端的端部设置有方形凹槽,方形凹槽内部设置有可在方形凹槽内伸缩的方形杆,方形杆另一端通过筋板固定有转盘,可以在旋转控制轴时,线拉出方形杆,使得转盘处于通孔外部,旋转时更加方便省力。
平台靠近上坡体处设有排水槽,排水槽底部通过出水管与排水管连接。
通孔右端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底部通过漏水管连通到植被护坡混凝土外部,防止雨水通过通孔进入堤坝内部。
集水槽左侧设置有栏杆。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分水管,可以根据季节把集雨槽内的雨水导流到不同的地方,从而更好的避免雨水充足时植被涝死,或者雨水少时植被旱死,并且分流闸门的控制更加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左视示意图;
图4为控制轴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转盘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栏杆,2、集水槽,3、排水渠道,4、植被护坡混凝土,5、箱体,6、控制轴,7、分水管二,8、排水管,9、植被,10、锚固钉,11、排水槽,12、出水管,13、平台,14、下坡体,15、堤坝,16、密封凹陷部,17、保护套管,18、分水管一,19、转轴,20、分水闸门,21、轴承,22、通孔,23、环形凹槽,24、方形杆,25、转盘,26、漏水管,27、方形凹槽,28、筋板,29、锥齿轮二,30、锥齿轮一,3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文华,未经程文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71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清洁烘干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农业机械用高效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