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蝶形导管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7125.1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243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2 | 代理人: | 谢一平,曾克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蝶形 导管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蝶形导管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胰腺炎大部分采取的是保守治疗,胃管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而胃管的固定大部分是用胶布固定于鼻梁处,由于鼻头处易出油,病员烦躁等原因,胃管脱管时有发生,为病员带来了不适感和不良后果,而且胃管型号大小不一,长期U型固定于鼻梁处容易形成鼻腔内的压伤,不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蝶形导管固定装置,可直接固定在鼻唇沟处,减少病员脱管的几率和鼻粘膜的压伤。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蝶形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基体和基体上的蝶形粘片,所述基体的底面为粘贴面,粘贴面上有离型层;所述基体的顶面设置有直凹槽,所述直凹槽贯穿基体的前侧面和后侧面;所述蝶形粘片包括两只活动翼片,两只活动翼片分别位于直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活动翼片的根部与直凹槽的开口边沿处连接,活动翼片的长边与直凹槽的轴线平行,所述活动翼片的长度与直凹槽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为条形,直凹槽与基体的长边垂直。
进一步的,所述基体上有透气孔。
进一步的,所述蝶形粘片的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翼片为自粘性硅胶片。
进一步的,所述直凹槽的底面为圆柱面。
进一步的,所述直凹槽的底面为半圆柱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固定在鼻唇沟处,此处比鼻梁处干燥,更换胶布频率会大大减少;本实用新型固定牢靠,可减少病员脱管的几率和鼻粘膜的压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体、2-直凹槽、3-活动翼片、4-离型层、5-胃管、6- 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蝶形导管固定装置,包括基体1 和基体1上的蝶形粘片,基体1的底面为粘贴面,粘贴面上有离型层 4;基体1的顶面设置有直凹槽2,进一步的,直凹槽2的底面为圆柱面,作为优选,所述直凹槽的底面为半圆柱面。直凹槽2贯穿基体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蝶形粘片包括两只活动翼片3,两只活动翼片3分别位于直凹槽2的左、右两侧,活动翼片3的根部与直凹槽2 的开口边沿处连接。活动翼片3的长边与直凹槽2的轴线平行,活动翼片3的长度与直凹槽2的长度相等。
进一步的,基体1为条形,直凹槽2与基体1的长边垂直。进一步的,基体1上有透气孔6。蝶形粘片的材质为硅胶。作为优选,活动翼片为自粘性硅胶片。当然,蝶形粘片3也可以是其他有粘性的材质。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离型层4撕掉,基体1粘在鼻唇沟处,胃管5放在直凹槽2中,将蝶形粘片的两只活动翼片3翻折直接粘在胃管5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直接固定在鼻唇沟处,此处比鼻梁处干燥,更换胶布频率会大大减少;本实用新型固定牢靠,可减少病员脱管的几率和鼻粘膜的压伤。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71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