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源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6924.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陆展科;刘永强;朱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3153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源插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插头。
背景技术
灯带是家装中常用的照明选择。传统的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将灯带01插入到电源插头02中,与电源插头02的正负接电极电连接,然后利用电工胶布03或强力胶水固定灯带01与电源插头02的连接处,用于防止拉动灯带01导致的连接处松脱。然而强力胶只能一次性使用,而电工胶布03固定后,虽能拆卸,但拆除的胶布也不能进行再次使用,因而两者均无法进行循环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插头,能够防止拉动电器设备导致的电器设备与电源插头的连接处松脱,且可循环使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插头,用于连接电器设备;所述电源插头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正负接电极,所述电器设备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壳体内,与所述正负接电极电连接;
所述壳体外设置有夹紧环,所述夹紧环卡套于所述壳体上;
所述夹紧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状的挤压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挤压部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当所述夹紧环闭合夹紧时,所述挤压部可穿过所述通孔挤压所述电器设备。
可选的,所述夹紧环包括第一环形段,所述第一环形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卡接部和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可卡接,以使所述夹紧环闭合夹紧。
可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为U形,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内表面均具有用来相互啮合的卡齿,所述卡齿朝向所述夹紧环的闭合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夹紧环靠近所述第一卡接部或所述第二卡接部的外表面设置有按压凸起。
可选的,所述夹紧环包括分离的第二环形段和第三环形段,所述第二环形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三卡接部,所述第三环形段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卡接部,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可卡接,以使所述夹紧环闭合夹紧。
可选的,所述第三卡接部和所述第四卡接部均为卡钩。
可选的,两个所述第三卡接部到所述挤压部的距离相等。
可选的,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夹紧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可限制所述夹紧环沿所述夹紧环的轴向方向移动。
可选的,所述夹紧环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所述挤压部,两个所述挤压部位于所述电器设备的相对的两侧。
可选的,所述电器设备为灯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正负接电极,电器设备从开口插入壳体内,与正负接电极电连接;壳体外设置有夹紧环,夹紧环卡套于壳体上;夹紧环的内表面设置有凸起状的挤压部,壳体上对应挤压部的位置设置有通孔;当夹紧环闭合夹紧时,挤压部可穿过通孔挤压电器设备。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通过在其壳体上套设夹紧环,当闭合夹紧环时,夹紧环的内表面上的挤压部穿过壳体上的通孔来挤压电器设备,使得电器设备与电源插头的连接较为牢固,以防止拉动电器设备导致的电器设备与电源插头的连接处松脱。由于夹紧环是卡套在壳体上,因而可方便的进行打开和闭合,即可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提供的电源插头与灯带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与电器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与电器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环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源插头与电器设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夹紧环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公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69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