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85777.1 | 申请日: | 2017-0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易晓剑;陆誉文;张宏伟;欧阳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25/14 | 分类号: | B62D25/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53 | 代理人: | 焦烨鋆 |
| 地址: | 545007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围板 加强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围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
背景技术
前围板作为布置于发动机舱与乘员舱的隔板,其与前纵梁、A柱内板、前地板连接,前围板结构安装点多,起到安装承载、隔振、隔音的作用,同时对碰撞安全有其要求,因而其刚度、强度应满足一定要求。
如图1所示,目前乘用车常规的前围板2及其加强形式为分块,在前围板2前端设置横跨大梁的前端横梁,中间为中央通道所在位置,其上布置纵向加强件9结构,靠近前地板中央通道位置处布置横向加强件9,该种形式中央通道与前围板延伸件通过一段焊接边搭接,与周围结构无有效、完整搭接,局部刚度较差,未能形成连续的结构及完整的传力路径。如图2所示,图2为另一种常见的整体式前围板结构,此类前围板加强形式设计为与前围板2一体的结构,通过在前围板上设计筋条、凸包等特征,使前围板获得较高的整体刚度,此类前围板加强形式,由于零件的结构特征复杂,其零件开发成本较高,且难以实现在不同车型、不同配置上的平台化共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零件开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和正碰过程中前围板的侵入量,且有助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包括前围板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位于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前端与前围板和前围板前横梁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后端与前地板和中央通道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与所述中央通道之间设有间隔。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还可以是: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中部设有用于避让换挡拉索的开口。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中部设有向下的折弯。
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两侧均设有由所述前围板前横梁延伸至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后端的向上凸起的凸筋。
所述凸筋至少高8mm。
所述凸筋上设有至少两条横向设置的向内凹入的凹筋,所述凹筋均匀设置于所述凸筋上。
所述凸筋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凹筋的延伸方向形成“十”字形。
所述中央通道上部设有中央通道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前端与前围板和前围板前横梁三者焊接固定,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后端与前地板和中央通道加强板三者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包括前围板加强板,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位于前围板上,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前端与前围板和前围板前横梁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后端与前地板和中央通道三者固定连接,所述前围板加强板与所述中央通道之间设有间隔。这样,当前围板受到外力碰撞后,通过设置在前围板上的前围板加强板来加强前围板的结构强度,而且前围板加强板前端与前围板和前围板前横梁三者固定连接,对前围板加强件在与前地板连接方向可延伸或截短,以满足不同车型前地板总成的搭接配合要求;前围板加强板后端与前地板和中央通道三者固定连接,有利于形成完整的载荷传递路径,并且前围板加强板与中央通道之间设有间隔且贯通连接,前围板加强板、中央通道实现框架式搭接,改善了前围区域的结构刚度,提升了子系统的NVH性能,有效降低正碰过程中前围板的侵入量;进一步提高前围板的结构强度和刚度,进而保证了车内乘员的人身安全,不会因前围板受力过大,导致前围板应力集中,使前围板发生开裂,危及到车内人的生命安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其结构简单,能够有效降低零件开发成本、缩短设计周期,能有效减小正碰过程中前围板的侵入量,且有助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的结构搭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号说明
1…前围板加强板 2…前围板3…前围板前横梁
4…前地板 5…中央通道6…开口
7…凸筋 8…凹筋9…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的图3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前围板加强组件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后行李外板下部总成
- 下一篇:一种前围板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