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镇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5120.5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金鹏 |
主分类号: | H05B41/02 | 分类号: | H05B4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杨立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镇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领域,尤其是一种镇流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镇流器主要依靠电源线或接线端子连接电源零火线;日常使用中,时间过长,电源线或接线端子受灯光高热影响,容易损坏;当技术人员更换、操作时易发生意外,且操作很不方便,往往需要拆线再接线等等。当镇流器发生问题时,往往再更换其他部件至照明恢复时,镇流器一般情况下都不再替换回原物,原镇流器也往往存在内部零部件正常,但外接电源线因高热影响掉皮或接线端子绝缘部分损坏。这种情况极易发生,浪费情况较重。
现有的镇流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专业电工人员操作,普通人员操作较为不易,实用性存在缺陷。且现有镇流器为一体结构,当镇流器出现问题时,经常出现,镇流器内部零部件没有问题,而外接电源线因长期高热炙烤,出现脱皮内部电源线裸露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往往得需要更换新镇流器,浪费情况较为严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实用性强、更换方便的镇流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镇流器,包括本体和基座,所述本体安装于所述基座内,所述本体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所述本体两侧均一体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板中间位置均设置有第一接触点,所述第一接触点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所述本体的一端设有多个第二接触点,所述基座内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插接板嵌设在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接触点对应的第一接触片,所述基座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接触点对应的第二接触片,所述基座内设置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触片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火线及用户设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本体和基座组成的镇流器分为两个部分,使用方便且实用性强;不再需要电源线及接线端子,通过第一接触点与第一接触片的接触、第二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片的接触,实现电流的传输;在照明出现问题,可关闭照明电源后,自主尝试更换灯具、镇流器,更换方便,且操作简单易行;也无需向现有的镇流器那样全部更换,节约资源,避免浪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一端敞口、一端封闭的长方体,开设有所述凹槽的两个侧板均与所述基座的封闭端连接,所述基座的上端盖板与所述基座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绝缘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座采用绝缘性材料制成,安全性能高;另外,与基座连接的一个侧板,可在本体插入到基座后,将其装配到基座上,有利于本体与基座之间的组装。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点的个数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个数相同,且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第二接触点与所述第二接触片的个数均为4个。
进一步,所述第一接触点、第二接触点、第一接触片和第二接触片均为金属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二接触点与第二接触片相互对应,在使用时,二者相互接触,可以达到传输电流的效果,安全可靠。
进一步,所述凹槽沿所述基座侧面通长布置,且所述凹槽的宽度由靠近所述基座敞口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基座封闭端的一侧逐渐减小。
进一步,所述基座内壁设置有多个用于卡住所述本体的凸起,所述凸起朝向所述基座内部。
所述插接板为绝缘性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凹槽的宽度由由靠近所述基座敞口端的一侧向靠近所述基座封闭端的一侧逐渐减小,有利于第一接触点和第一接触片,在基座内壁设置多个凸起,也有利于使本体与基座卡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基座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本体的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本体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本体;11、插接板;111、第一触点;12第二触点;13、电路板;2、基座;21、凹槽;211、第一接触片;22、第二接触片;23、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金鹏,未经张金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51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走道自动感应灯
- 下一篇:一种智能直流离子风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