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84608.6 申请日: 2017-01-23
公开(公告)号: CN206447802U 公开(公告)日: 2017-08-29
发明(设计)人: 张勇;林光跃 申请(专利权)人: 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D307/93 分类号: C07D307/93
代理公司: 厦门律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5 代理人: 张辉,温洁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赤霉素 高倍 浓缩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赤霉素提取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

背景技术

赤霉素,其分子式为C19H22O6,分子量为346.37。赤霉素为广泛存在的一类植物激素;其化学结构属于二萜类酸,由四环骨架衍生而得。可刺激叶和芽的生长。已知的赤霉素类至少有38 种。赤霉素应用于农业生产,在某些方面有较好效果。例如提高无籽葡萄产量,打破马铃薯休眠;在酿造啤酒时,用赤霉素来促进制备麦芽糖用的大麦种子的萌发;当晚稻遇阴雨低温而抽穗迟缓时,用赤霉素处理能促进抽穗;或在杂交水稻制种中调节花期以使父母本花期相遇等。

目前赤霉素主要通过发酵方法制取。发酵主要原料为淀粉、花生饼、玉米浆、葡萄糖等。赤霉素菌种先经斜面菌种培养(27℃,4-5d),再经种子菌种培养(27℃,4-5d)。在种子罐发酵的工艺条件为27℃,72h。发酵罐合成的工艺条件为27℃,160h,生物合成后经过滤浓缩即得赤霉素成品(浓缩水剂)。

目前,常见的浓缩方法为高温蒸汽浓缩和纳滤膜浓缩,其中采用纳滤浓缩的赤霉素的生产工艺已经比较成熟,传统赤霉素浓缩方法基本的流程:发酵液—板框过滤—纳滤浓缩—薄膜蒸发—结晶。其中纳滤和薄膜蒸发的组合是浓缩的关键点,纳滤过程从2000mg/L左右浓缩至8000mg/L左右,然后交由薄膜蒸发浓缩至18000mg/L左右再进行后处理。采用这种工艺,具有下述缺点:1)薄膜蒸发由于是蒸发浓缩能耗极高,吨水蒸发费用大概在80元人民币左右;2)赤霉素是热敏性物质,蒸发产生的高温会使产品降解,降低了产品活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实现赤霉素高倍浓缩的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进料管道依次相连的原料罐、进料泵、保安过滤器、一级增压泵、二级增压泵和耐高压膜组件,所述的耐高压膜组件上具有浓缩液出口和透析液出口,所述的耐高压膜组件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回流管道和浓缩液管道,所述的浓缩液管道连接浓缩液罐,所述的回流管道连接一级增压泵和二级增压泵间的进料管道;所述的透析液出口通过透析管道连接透析液罐。

优选的,所述的耐高压膜组件为耐压范围为0-90bar的耐高压有机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50-200道尔顿。

优选的,所述的保安过滤器过滤精度为1-5μm。

优选的,所述的一级增压泵为柱塞泵。

优选的,所述的二级增压泵为耐高压离心泵。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采用高倍浓缩装置替代了传统纳滤+薄膜蒸发的组合工艺,吨水处理费用在25元人民币左右,极大程度的降低了生产成本;

2)一步实现赤霉素的高倍浓缩,收率提升明显;

3)高倍浓缩装置为物理浓缩过程避免了蒸发升温导致的产品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赤霉素高倍浓缩装置,包括通过进料管道102依次相连的原料罐101、进料泵103、保安过滤器104、一级增压泵105、二级增压泵106和耐高压膜组件107;其中保安过滤器104的过滤精度为1-5微米,一级增压泵优选柱塞泵、二级增压泵优选离心泵,耐高压膜组件107为具有梯形流道结构、耐高压卷式有机纳滤膜组件;截留分子量为50-200道尔顿,耐压范围为0-90bar。

进一步的,耐高压膜组件107上具有浓缩液出口(未图示)和透析液出口(未图示),所述的耐高压膜组件107的浓缩液出口通过管道分别连接回流管道108和浓缩液管道109,浓缩液管道109连接浓缩液罐110;使浓缩液回流至二级增压泵106前的进入管道,经二级增压泵106增压后进行循环浓缩,提高浓度或达到浓缩倍数要求后经浓缩液管道109流至浓缩液罐110储存,用于后续处理;所述的透析液出口通过透析管道111连接透析液罐11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同舟纵横(厦门)流体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6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