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规模化学实验污水分流存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4164.6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49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亚莉;毛雅君;邵香敏;王庆卫;姜亚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领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90 | 代理人: | 林辉轮 |
地址: | 4511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规模 化学 实验 污水 分流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实验污水收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规模化学实验污水分流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中学、大学和工厂化验室化学实验中产生的化学污水一般都随着现有的排污管道流走,这些化学污水难处理,污染环境,并有可能流入水源地或渗入地下影响饮用水安全,因此这些污水应该在倾倒时单独收集起来进行处理。例如专利号为201220042585.X的专利,包括侧支管的一端和连通管固定连接相通,其另一端为出污水口与进污水漏斗对应相通,进污水漏斗和带箱盖的化学污水收集箱固定连接相通,带开关的污水排出管与化学污水收集箱固定连接相通,该专利虽然一定程度上操作简单方便,但密封性差,污水中产生的废气排放至空气中,给空气带来了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规模化学实验污水分流存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规模化学实验污水分流存放装置,包括污水收集箱,所述污水收集箱的顶端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污水排入管和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装置外壳,所述装置外壳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底端安装有第一筒体,所述第一筒体的外壁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筒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第二筒体,所述第二筒体的内腔底端安装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贯穿第二筒体的顶端外壁,所述活动杆的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堵板和卡板,所述卡板通过弹簧与第二筒体相连,所述弹簧的外侧安装有弹簧固定座,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右侧安装有废气处理箱,所述密封装置通过导气管与废气处理箱相连,所述废气处理箱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安装有乙醇吸收池、氧化池、水吸收池和过滤箱,所述乙醇吸收池通过第一连管与氧化池相连,所述氧化池的内壁安装有紫外灯管,所述氧化池通过第二连管与水吸收池相连,所述水吸收池通过第三连管与过滤箱相连,所述过滤箱的内腔安装有活性炭,所述过滤箱通过排出管与废气处理箱相连。
优选的,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内壁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座A,所述固定座A的顶端外壁螺纹连接有螺栓,所述固定座A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安装座,所述过滤网安装座的内侧安装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与第二筒体的连接处安装有滑套。
优选的,所述污水排入管与污水收集箱的连接处安装有密封垫。
优选的,所述污水收集箱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滚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规模化学实验污水分流存放装置,通过污水收集箱、密封装置和废气处理箱的配合,首先经过乙醇吸收池进行吸收,将废气中易溶于醇类的成分溶解,然后经过氧化池,废气经紫外线氧化、裂解,紫外灯管放出的紫外线光束可分解空气中的氧分子从而产生游离态的氧,再经过水吸收池进行溶解吸收,活性炭还能够进一步吸收残余的废气,从而提高了该装置的净化效率,减少了空气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收集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装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座A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污水收集箱,2、污水排入管,3、密封装置,301、装置外壳,302、卡座,303、第一筒体,304、通孔,305、第二筒体,306、活动杆,307、堵板,308、卡板,309、弹簧,310、弹簧固定座,311、滑套,4、导气管,5、废气处理箱,6、乙醇吸收池,7、氧化池,8、水吸收池,9、过滤箱,10、第一连管,11、紫外灯管,12、第二连管,13、第三连管,14、活性炭,15、排出管,16、固定座A,17、过滤网安装座,18、螺栓,19、过滤网,20、密封垫,21、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未经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41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