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3913.3 | 申请日: | 2017-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7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胜;仲崇军;刘成林;汪传新;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4 | 分类号: | E02D2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20 | 代理人: | 唐弟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逃生 井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
背景技术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是地下城市管道的综合走廊,是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基于一体的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能够极大地方便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逃生井是综合管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综合管廊与地面空间连通,用于综合管廊内操作人员的应急逃生。逃生井口设置有逃生井口盖,将逃生井口与地面空间封隔,避免雨水和无关人员从逃生井进入综合管廊。
国内目前地下管廊采用的逃生井口盖基本为不透明的金属盖板,材料通常采用不锈钢或镀锌钢等不透光材料,建成安装后采用不锈钢盖板加铰链、上锁,盖板的开启需用电动提供动力,采用外部开启方式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其采用气压动力装置开启,具有防水、防盗以及综合管廊内人员快速逃生等功能。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综合管廊逃生井口盖,包括基座和盖体,所述基座包括有相互固定连接的基座底框和基座面框,基座底框为具有逃生口的框结构,基座面框具有内开口,基座面框的内开口与基座底框的逃生口相一致并对齐;盖体包括有盖板和连接于其边部的盖板框,盖板框具有与基座面框相对应的内开口和外尺寸,盖板框的一边部与基座面框的一边部通过合页连接,盖体可绕合页的轴转动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
盖板框和基座面框的一侧分别设有盖板止水密封圈和基座止水密封圈,将盖体与基座盖合时,盖板止水密封圈和基座止水密封圈密封抵接使盖体和基座密封连接;
气压装置的两端通过轴活动连接于盖体与基座之间,气压装置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基座的逃生口侧设有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具有手动开关按钮、无线信号接收开关和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可控制气压装置驱动盖体将基座底框的逃生口关闭或打开。
优化方案是:基座的逃生口侧还安装有辅助气压装置,该辅助气压装置也具有连接到高压气源的动力接口,辅助气压装置用于配合气压装置对盖体的操作。
再优化方案:盖板框的内开口还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纵向龙骨和横向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支撑架的边部固定连接于盖板框的内侧。
进一步优化方案是:盖板采用承重透光复合材料制作,例如双层钢化玻璃夹强力胶层结构板。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上,预制的本实用新型的基座底框的逃生口与综合管廊的逃生井口尺寸相一致,将气压装置的动力接口管连接到高压气源,将远程控制开关连接线延长连接到远程监控设备。
需要将盖体打开时有如下3种方式:
1、外部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设备控制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2、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3、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
需要将盖体盖合时有如下4种方式:
1、外部人员通过远程监控设备控制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2、外部人员通过手持仪遥控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3、逃生井内人员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盖合;
4、外部人员用力将体压下盖合。
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如下:
(1)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和气压装置开启,盖体与基座盖合后由电子锁及开启装置锁紧,逃生井外部无关人员不能打开盖体,实现了良好的防盗功能。
(2)盖板与基座之间设止水密封圈,防止地面雨水渗漏入井内。
(3)逃生井内人员可通过电子锁及开启装置的手动开关按钮开启气压装置将盖体打开,为井内工作人员提供安全快速通道。
(4)采用承重透光复合材料的盖板,为综合管廊内提供光线的同时也为城市提供更好的景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B-B面剖视图。
图4为图2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首汇蓝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39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井盖结构
- 下一篇:一种燃气阀门井的四防井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