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绞丝缠绕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3856.9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52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辉;隆玉福;王帅;杜力;刘伟;贺俊;韩洋;孟小强;王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816099 青海省海西***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绞丝 缠绕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预绞丝缠绕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各种电力设备的使用与日俱增,使得电力设备设施在产品质量、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安装、后期运行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最终集中表现在输电线路长期暴露在野外运行,其设备导、地(OPGW)线当受到雷击等恶劣天气时或紧放线操作不当时会发生断股现象。当断股数量不影响到其承载能力时,在满足运规规定时,可用预绞丝缠绕加固处理。
由于一般在对断股导、地线进行预绞丝缠绕时,均为抢修工作,要求时间短、质量高,而在现场实际操作中由于受操作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往往作业时间长、效率低、质量不高,尤其处理光缆断股时易伤到光纤。最终影响抢修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绞丝缠绕工具,用于方便预绞丝缠绕作业。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预绞丝缠绕工具,其特征是,它包括缠绕臂,在所述缠绕臂的一端设有圆弧形的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上设有圆弧形的夹持部,所述夹持部与支撑部之间围成夹持预绞丝的夹持腔。
进一步地,在所述缠绕臂上固定安装有手柄。
进一步地,在所述缠绕臂与手柄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缠绕臂与连接杆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手柄固连。
进一步地,在所述手柄的外部设有防滑垫。
进一步地,在所述夹持部上铰接安装有V形的限位杆,在限位杆与夹持部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限位杆的一端置于夹持腔中。
进一步地,所述缠绕臂与连接杆铰接连接,在所述连接杆上设有凹槽,所述缠绕臂的一端置于凹槽中,所述缠绕臂置于连接杆中时缠绕臂处于收纳状态,所述缠绕臂从连接杆中拉出且缠绕臂与连接杆共线时缠绕臂处于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对应的圆心角为170度至1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绞丝缠绕工具,通过转动缠绕臂可以方便的实现对预绞丝的缠绕;缠绕臂与连接杆之间多种连接方式,可以方便安装拆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图5为手柄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展开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四中缠绕臂与连接杆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1缠绕臂,11支撑部,12夹持部,13夹持腔,2手柄,21防滑垫,3地线,4预绞丝,5连接杆,51凹槽,6限位杆,7铰接。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缠绕臂1和手柄2,缠绕臂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础,缠绕臂为直线型的金属杆,在缠绕臂的一端固定有手柄2,手柄的实质为实心木棍或者金属管,手柄与缠绕臂垂直设置。缠绕臂的另一端设有支撑部11,支撑部整体呈圆弧形,且支撑部对应的圆心角为170度至190度,支撑部可与缠绕臂一体制造。在缠绕臂的另一端还设有夹持部12,支撑部位于夹持部与缠绕臂之间,夹持部也为圆弧形的金属件,夹持部与支撑部固定连接,且支撑部与夹持部之间围成一个夹持腔13。夹持腔的宽度与预绞丝的直径相同或者夹持腔的宽度介于预绞丝的直径与预绞丝直径的2倍之间。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支撑部的内侧贴合在地线上,然后绕地线转动手柄,使得缠绕臂转动多圈后,便可以将预绞丝缠绕在地线上。
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示意图。为方便安装拆卸,在手柄与缠绕臂之间设有连接杆5,连接杆为圆形的金属杆,以保证足够的结构强度。连接杆的一端设有螺纹孔,缠绕臂设置在螺纹孔中并与连接杆螺纹连接。
如图5所示,为防止打滑,增加握持时的舒适感,在手柄的外部设有防滑垫21,防滑垫可选用橡胶件。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示意图,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夹持部铰接安装有限位杆6,限位杆为V形的金属杆,在限位杆与夹持部之间设有扭簧,在扭簧的作用下限位杆的一端置于夹持腔中,限位杆的另一端置于夹持腔外,限位杆的设置可以防止预绞丝自行从夹持腔中移出。
如图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示意图,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二的区别仅在于,缠绕臂与连接杆铰接7连接,如图9所示,在连接杆上设有凹槽51,缠绕臂的一端位于凹槽中。如图8所示,将缠绕臂展开,使得缠绕臂相对连接杆转过180度,此时缠绕臂相对连接杆不可继续逆时针转动。缠绕臂顺时针转动时,可以折叠进入连接杆中。在连接杆上设有容纳缠绕臂的长条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海西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38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配高效的汤料分配机
- 下一篇:一种眼动判断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