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锁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82416.1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301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声响音响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55/02 | 分类号: | E05B55/0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罗晶,高淑怡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弹簧锁。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锁已成为人们常用到的安全器件,普通的门锁一般包括锁舌、壳体、锁芯和把手;随着锁的发展,锁的打开方式各有不同,常见的是通过钥匙转动锁芯从而打开锁开关,但在实际中有些锁芯顺时针转动时为开锁,有些锁芯逆时针转动时为开锁,对于使用者而言容易造成开错开锁方向,并且对于顺时针和逆时针交错使用的打开方式给使用者带来不便,从而降低了开锁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锁,其能实现轻松上锁和开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弹簧锁,包括壳体、推杆、锁舌、旋转件、锁芯和弹簧,壳体具有通孔,锁舌固设于推杆靠近通孔的一端并滑动穿设于通孔;推杆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壳体;旋转件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驱使锁舌完全伸出通孔;第二端用于限制锁舌缩入壳体内的距离;旋转件以可拆卸方式固设于锁芯,并且旋转件的外缘与推杆相抵;锁芯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壳体;弹簧穿设于推杆,并且弹簧一端抵靠于壳体,另一端抵靠于推杆;弹簧用于对推杆提供驱使锁舌缩入壳体内的弹性应力。
优选的,所述锁芯轴向设有贯通的方孔,方孔与对应的钥匙以同轴转动方式配合。
优选的,所述旋转件设有定位孔,定位孔与锁芯以可拆卸方式配合。
优选的,所述壳体设有安装孔,锁芯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所述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推杆远离通孔的一端设有推板,推板一侧面用于与所述弹簧相抵,另一侧面用于与旋转件相抵。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中部设有弧形槽,弧形槽用于与旋转件的外缘相抵。
优选的,所述推板设有柱体,壳体设有导向槽,柱体与导向槽以可滑动方式配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推杆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壳体;旋转件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用于驱使锁舌完全伸出通孔;第二端用于限制锁舌缩入壳体内的距离;旋转件以可拆卸方式固设于锁芯,并且旋转件的外缘与推杆相抵;弹簧穿设于推杆,并且弹簧一端抵靠于壳体,另一端抵靠于推杆;当旋转件的第一端沿靠近推杆方向转动时,旋转件将推动推杆做直线运动时,推杆将迫使锁舌沿通孔轴向方向伸出通孔,直至所述旋转件的第一端抵靠于推杆时,此时锁舌处于完全伸出状态以完成上锁;如此同时,弹簧处于受压状态;当旋转件的第二端沿靠近推杆方向转动时,弹簧将释放压力驱使推杆抵靠于旋转件并迫使锁舌缩入壳体内,直至所述推杆抵靠于所述第二端时,此时为锁舌缩入壳体内的极限距离以完成开锁;由此可见,通过设置有所述的推杆、弹簧和旋转件,无论锁芯的转向如何,只需要控制所述旋转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推杆之间的距离即可实现轻松上锁和开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锁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锁开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锁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弹簧锁的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通孔;12、安装孔;13、导向槽;20、推杆;21、推板;211、弧形槽;212、柱体;30、锁舌;40、旋转件; 41、第一端;42、第二端;43、定位孔;50、锁芯;51、方孔;60、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弹簧锁,包括壳体10、推杆20、锁舌30、旋转件40、锁芯50和弹簧60,壳体10具有通孔11,锁舌30固设于推杆20靠近通孔11的一端并滑动穿设于通孔11;推杆20以可滑动方式安装于壳体10;旋转件40具有相互间隔的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第一端41用于驱使锁舌30完全伸出通孔11;第二端42 用于限制锁舌30缩入壳体10内的距离;旋转件40以可拆卸方式固设于锁芯50,并且旋转件40的外缘与推杆20相抵;锁芯50以可转动方式安装于壳体10;弹簧60穿设于推杆20,并且弹簧60一端抵靠于壳体10,另一端抵靠于推杆20;弹簧60用于对推杆20提供驱使锁舌30缩入壳体10内的弹性应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声响音响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声响音响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4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转发管理方法及对应的系统、终端设备
- 下一篇:一种内弯管机及弯管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