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CNG加气站储气系统阀门操作排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2319.2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2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刘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5/06 | 分类号: | F17C5/06;F17C13/04;F17C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5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ng 加气站储气 系统 阀门 操作 排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CNG加气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NG加气站储气系统阀门操作排架装置。
背景技术
为平衡CNG加气站供需在数量和时间上的不同步和不均匀性,目前CNG加气站多采用三级储气系统,即将储气容器分为高压(CHG)、中压(CMG)、低压(CLG)三组,压缩机启动充气时,先对高压组容器充气,当压力达到22MPa时,关闭高压组,转而对中压组容器充气,当压力也达到22MPa时,关闭中压组,转而对低压组容器充气,当压力也达到22MPa时,三组容器都打开,同时充气至压力为25MPa。压缩机停止对CNG车辆加气时,先用低压组容器,其次是中压组容器,最后是高压组。由于采用分级储气系统,储气井需分组设置、分组充装,各储气井组要单独引管道至加气机,每组储气井的进、出口总管上,要装设手动快速切断阀、防爆型电动控制阀、压力表、超压报警器、全启封闭式弹簧安全阀、安全放散阀、平衡控制旁通阀等管配件。现有大多数加气站储气区域空间有限,管路较复杂,操作阀门较多,且属安全重点防护区域,如果操作阀门按管路分散安装不仅造成现场管路凌乱不美观、现场操作不便,还容易误操作,引发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NG加气站储气系统阀门操作排架装置,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安全性和操作方便性,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和维护,提高加气站施工安装效率,提高管路设计观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CNG加气站储气系统阀门操作排架装置,包括钢结构框架和管路系统,所述钢结构框架的下端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钢结构框架包括结构相同的前门形框架和后门形框架、以及将所述前门形框架和后门形框架的顶部左右端对应地固定连接的Y向撑杆;
所述管路系统包括高压充气管路、中压充气管路、低压充气管路和高压放空管路,所述高压充气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后方的后高压充气管、设于钢结构框架前方的前高压充气管,以及连接后高压充气管和前高压充气管并横跨于钢结构框架上方的Y向高压充气管,所述前高压充气管和后高压充气管均通过管卡与钢结构框架相连,所述后高压充气管上设有高压切断阀门;
所述中压充气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后方的后中压充气管、设于钢结构框架前方的前中压充气管,以及连接后中压充气管和前中压充气管并横跨于钢结构框架上方的Y向中压充气管,所述前中压充气管和后中压充气管均通过管卡与钢结构框架相连,所述后中压充气管上设有中压切断阀门;
所述低压充气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后方的后低压充气管、设于钢结构框架前方的前低压充气管,以及连接后低压充气管和前低压充气管并横跨于钢结构框架上方的Y向低压充气管,所述前低压充气管和后低压充气管均通过管卡与钢结构框架相连,所述后低压充气管上设有低压切断阀门;
所述高压放空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下方的高压集中放散管、设于高压充气管路右侧的第一高压放空管路、设于中压充气管路右侧的第二高压放空管路和设于低压充气管路右侧的第三高压放空管路,所述第一高压放空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前方的前第一高压放空管、设于钢结构框架后方的后第一高压放空管,所述后第一高压放空管通过X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与后高压充气管路连通,所述后第一高压放空管的下端与高压集中放散管连通,上端延伸至X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上方并依次与高压压力表前阀门和高压管路压力检测仪表相连,所述X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与高压集中放散管之间的后第一高压放空管上设有高压安全阀旁通阀门,所述前第一高压放空管的下端与高压集中放散管相连,上端右折再下折后通过Y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与后第一高压放空管连通,所述Y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低于X 向第一高压放空管、高于高压安全阀旁通阀门,所述高压集中放散管和Y向第一高压放空管之间的前第一高压放空管上依次设有高压安全阀门和高压安全阀入口阀门;
所述第二高压放空管路包括设于钢结构框架前方的前第二高压放空管、设于钢结构框架后方的后第二高压放空管,所述后第二高压放空管通过X向第二高压放空管与后中压充气管连通,所述后第二高压放空管的下端与高压集中放散管连通,上端延伸至X向第二高压放空管上方并依次与中压压力表前阀门和中压管路压力检测仪表相连,所述X向第二高压放空管与高压集中放散管之间的后第二高压放空管上设有中压安全阀旁通阀门,所述前第二高压放空管的下端与高压集中放散管相连,上端右折再下折后通过Y向第二高压放空管路与后第二高压放空管连通,所述Y向第二高压放空管低于X向第二高压放空管、高于中压安全阀旁通阀门,所述高压集中放散管和Y向第二高压放空管之间的前第二高压放空管上依次设有中压安全阀门和中压安全阀入口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华润(南京)市政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2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撬式LNG加气站
- 下一篇:一种LNG储罐增压撬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