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电缆支架的内墙安装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81576.4 | 申请日: | 2017-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4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阙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3/30 | 分类号: | H02G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401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工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电缆 支架 内墙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安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电缆支架的内墙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城市美化和供电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电缆隧道和电缆沟也成了城市供电的主要通道,而长期以来,架设电缆均采用角铁制作的复合电缆支架,传统的复合电缆支架大部分都是通过螺钉直接安装在墙体的预留孔内,而这样的安装方式不是很稳定,拆卸时也比较麻烦,墙体容易因为长期受压裂开,导致螺钉松动,从而使得复合电缆支架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性和稳定性变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电缆支架的内墙安装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电缆支架的内墙安装结构,包括墙体和支架主体,所述墙体上竖直开设有若干个预留槽,预留槽内均固定设置有预留钢管,所述预留槽的槽口处均开设有收纳槽口,收纳槽口内均设置有支撑盘,且支撑盘均通过螺纹配合套设在预留钢管上,所述支架主体的背面设置有一块钢板,钢板和支架主体之间通过若干个固定螺栓固定,所述钢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个固定钢管,固定钢管均插设在预留钢管内,且固定钢管的中部均套设有第二固定环,所述预留钢管远离墙体的一端均套设有与第二固定环对应的第一固定环,第二固定环的四端均贯穿插设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转动件,活动杆远离转动件的一端均连接有转盘,转盘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件,固定件上均设置有卡件,所述第一固定环的一侧四端均开设有转盘槽,转盘槽的两侧上端均固定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内侧均开设有与卡件对应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预留钢管位于预留槽内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减震板,所述弧形减震板的内部均设置有记忆橡胶或复位弹簧。
优选的,所述转盘的直径大小与两个弧形板中部间距对应。
优选的,所述预留槽、预留钢管和固定钢管的数量均设置不少于四个。
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的数量设置不少于八个,且固定螺栓上均涂刷有防锈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复合电缆支架的内墙安装结构结构设计简单合理,通过在墙体上开设预留槽,预留槽内固定安装有预留钢管,在支架主体的后方设置固定钢管插设在预留钢管内,再通过两个固定环之间的连接结构进行固定,使得固定效果更好,而且拆卸相比而言也比较方便,使得墙体不会因为长期压导致裂开,从而使得复合电缆支架安装在墙体上的固定性和稳定性更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转盘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预留槽示意图。
图中:墙体1、预留槽11、预留钢管12、收纳槽口13、支撑盘14、第一固定环2、转盘槽21、弧形板22、卡槽23、支架主体3、钢板4、固定螺栓41、固定钢管42、第二固定环5、活动杆51、转动件52、转盘53、固定件54、卡件5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以及细胞分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母线槽接头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