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式绝缘母线用端部减震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1186.7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2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阙炳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0 | 分类号: | H02G5/00;H02G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012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东肖镇龙工路***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绝缘 母线 用端部 减震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母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容式绝缘母线用端部减震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母线是指用高导电率的铜、铝质材料制成的,用以传输电能,具有汇集和分配电力能力的产品,电站或变电站输送电能用的总导线。通过它可以把发电机、变压器或整流器输出的电能输送给各个用户或其他变电所,电容式绝缘母线作为母线中的一个种类,因其特有的优势,应运范围越来越广泛,现有的电容式绝缘母线之间的衔接一般都是硬式的,不具备减震效果,这种连接结构容易造成断裂,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容式绝缘母线用端部减震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式绝缘母线用端部减震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容式绝缘母线用端部减震连接结构,包括母线管一和母线管二,所述母线管一包括绝缘外管一,所述母线管二包括绝缘外管二,所述绝缘外管一和绝缘外管二内部均设有若干相互对应的引线管,所述引线管内均设有母线,绝缘外管一和绝缘外管二的外侧面均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均固定设有环形支撑架,所述环形支撑架上均固定设有若干连接环一,绝缘外管一和绝缘外管二外围均设有套环,所述套环内壁上固定设有若干连接环二,所述绝缘外管一和绝缘外管二相对应的端面均设有凹槽,且绝缘外管一和绝缘外管二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引线管管口处均设有触块,所述触块底面和母线固定连接,且触块底面位于母线的两侧均连接有弹簧一,所述弹簧一远离触块的一端连接在固定块上,所述固定块固定在引线管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一在每个环形支撑架上均至少设有三个,呈等角度辐射状排列。
优选的,所述连接环二共设有相互对称的两组,每组连接环二均呈等角度辐射状排列,且每组连接环二均与连接环一相互一一对应,连接环二和连接环一之间均连接有弹簧二。
优选的,所述凹槽横截面呈T形。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设有T形凸出,所述T形凸出均对应嵌套设于凹槽内,且T形凸出的上下面和凹槽的侧壁之间均连接有至少两个弹簧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设置相互靠近的母线管一和母线管二,在母线管一和母线管二相对端均设置凹槽及在两个母线之间设置连接杆,通过连接杆的杆头和凹槽之间的适配卡嵌及在连接杆杆头和凹槽内壁之间连接弹簧,实现两个母线管之间的衔接并通过弹簧实现一定的减震效果,在两个母线管外围设置套环及在母线管外侧面上设置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固定设置环形支撑架,在环形支撑架和套环之间连接有设置多个弹簧,可进一步实现两个母线管之间的减震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去套环后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引线管内部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环正视图。
图中:母线管一1、母线管二2、绝缘外管一3、绝缘外管二4、引线管5、母线6、环形凹槽7、环形支撑架8、连接环一9、套环10、连接环二11、凹槽12、连接杆13、触块14、弹簧一15、固定块16、弹簧二17、T形凸出18、弹簧三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电电力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11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