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外墙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793.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8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仇新刚;宋福国;张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区前***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墙 节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外墙节点。
背景技术
随着房屋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块状砌筑材料逐渐转变为板材,预制的墙板是通过前期预先在工厂制作成品,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装配,这种墙板解决了墙体施工复杂的问题,可以缩短工期。
但预制的墙板在装配时,由于各墙板之间会存在安装缝隙,对于这样的缝隙目前只能通过打腻子抹平,由于腻子过厚时,墙体很难干透,这样不但使施工的工期延长,而且时间一长,墙体之间会出现裂缝,进而导致渗雨等现象发生,更甚至会影响房屋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墙节点,保证内外墙实现可靠连接的同时,提高墙体抗裂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外墙节点,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内设有若干浇注槽排,所述浇注槽排包括并列设置的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分别填充有隔音材料、吸振材料和保温材料,所述第二墙体内设有若干插筋槽,所述插筋槽内插设有钢筋,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水平方向通过若干拉结筋连接设置,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连接处设有连接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墙体内设有若干第一浇注槽、第二浇注槽和第三浇注槽,在第一浇注槽内填充隔音材料,隔音材料采用隔音棉,能把空气中传播的噪音隔绝、隔断、分离;在第二浇注槽内填充吸振材料,吸振材料采用高聚物吸振材料,能够吸收振动波,防止或减轻机械振动对墙体的破坏;在第三浇注槽内填充保温材料,保温材料采用发泡材料,发泡材料轻质、防火、遇明火不燃烧,隔热性能好;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通过连接组件连接,连接稳定,增强墙体的抗压抗震力,能避免墙体热胀冷缩造成的裂缝。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筋槽设置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筋槽的设置可以根据插设钢筋的现状相应设置成圆形、三角形、矩形或梯形,从而增强墙体的抗裂性能,以及抗压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连接处的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墙体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墙体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连接板从第一墙体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所述第二连接板从第二墙体的外侧延伸至其内侧,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外侧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内侧内嵌设有第一安装耳,所述第二墙体内侧内嵌设有第二安装耳;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一安装耳、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内侧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耳通过第三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与第一安装耳之间第三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抗压抗裂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通过第四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与第二安装耳之间第四螺栓固定连接,连接稳定,抗压抗裂能力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呈对称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对称设置使得上下墙体连接结构稳定,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氨酯发泡胶密封具有填缝、粘结、密封、隔热、吸音等多种效果,是一种环保节能、使用方便的建筑材料,具有很好的密封堵漏、填空补缝、保温隔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分别设有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膨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在静水中浸泡其整体性完好不解体,膨胀速度缓慢,抗水压能力强,施工方法简便,其防水抗渗的可靠性远远优于传统的钢板,橡胶及塑料止水带,使第一墙体与第一安装耳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安装耳之间具有很好密封堵漏及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墙体与第一连接板之间,以及第二墙体与第二连接板之间通过聚氨酯发泡胶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前海格锐建筑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7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