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粗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80429.5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3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付磊;刘为平;张应迁;林莉;李明田;谢文玲;罗云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理工学院;自贡志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3 | 分类号: | B22F3/03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0 | 代理人: | 廖慧敏 |
地址: | 643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粗硬 合金 压制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制成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超粗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硬质合金生产中,需要进行粉末压制成型操作,通过该操作能有效提高粉末的致密度,进而保证烧结后晶粒度的增加,实现超粗硬质合金的制备。
粉末压制成型是粉末冶金生产的基本成型方法,是在压模中填装粉末,然后通过压力机加压,最后脱模得到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压坯制品。
在超粗硬质合金的制备中,通过压机加压后制成的压坯半成品需要较高的致密度,现有压机的结构常常达不到致密度的要求,使得压制得到的半成品常常出现分层、裂纹等现象;而能够压制达到致密度的要求的压机,其压杆以及模具又容易受到影响,减短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的压机无法同时兼顾压力和使用寿命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超粗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超粗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型装置,包括床身,安装在床身上的送料机构,安装在床身上的上冲头,驱动上冲头做直线移动的传动系统,安装在床身上的模架,安装在模架上的模具;模具包括阴模和阳模;所述模架包括用于放置阴模的放置台,设置在放置台上方的上压件导杆,套接在上压件导杆上的上压件,设置在放置台下方的下压件导杆,以及套接在下压件导杆上的下压件;所述下压件固定在床身上,所述上压件与上冲头固定连接;所述床身上还设置有与传动系统连接的驱动杆,该驱动杆与下压件导杆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模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能先通过上压件对模具的上表面加压,然后上压件推动放置台下移,使放置台底端与下压件接触,进而在持续下移中促使下压件对模具的下表面加压,通过两面加压的方式,提高模具中粉末的致密度。同时,通过两面加压的方式减少压力对模具的伤害,增长使用寿命。
进一步,所述驱动杆内部还设置有延伸内杆,该延伸内杆穿过下压件延伸到放置台位置处。所述阴模包括底板,围绕底板一周设置的围板,设置在围板底端且用于放置底板呈环形结构的内凸板。
通过上述结构,有效方便模具与半成品之间的脱模操作,使脱模操作更加简单。
优选地,所述下压件顶端的尺寸大于内凸板的内环尺寸,该延伸内杆顶端的尺寸则小于内凸板的内环尺寸。
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所述模具由合金材质构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模架的结构进行优化,能有效实现模具的两面加压方式,增加压力,提高模具中粉末的致密度;
2、本实用新型能通过两面加压的方式减少压力对模具的伤害,增长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非常适合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杆和延伸内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阴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床身,2-送料机构,3-上冲头,4-模架,5-驱动杆,6-延伸内杆,7-底板,8-围板,9-内凸板;
41-放置台,42-上压件导杆,43-上压件,44-下压件导杆,45-下压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超粗硬质合金的压制成型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床身1,安装在床身1上的送料机构2,安装在床身1上的上冲头3,驱动上冲头3做直线移动的传动系统,安装在床身1上的模架4,安装在模架4上的模具;模具包括阴模和阳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理工学院;自贡志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理工学院;自贡志成硬质合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80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