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伤口清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978.0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5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国利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A61M35/00;B01F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041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清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伤口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腿部或胳膊受伤的病人在处理伤口时首先需要将伤口处进行清洗消毒,避免感染,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用棉棒或棉球沾取消毒液对伤口处进行清洗。若受伤面积较大,仅用棉棒或棉球清洗效率较低,实用性不强。另外,清洗伤口时需要护理人员携带消毒液,并需要另外放置消毒液,很不方便。还有,有些消毒液需要按比例调配,这样就需要医护人员先人工调配消毒液再进行消毒工作,浪费人力物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伤口清洗装置,该伤口清洗装置便于对大面积的伤口进行消毒清洗,便于消毒液的放置和调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放置有清洗盆,第一支撑部的侧部放置有消毒箱,第一支撑部的侧部安装有位于消毒箱上方的搅拌箱,所述消毒箱内安装有下泵体,所述下泵体的出水管伸入搅拌箱内,所述搅拌箱的侧部设有上泵体,上泵体的出水管伸出搅拌箱,上泵体出水管的端部连接有水管,水管的端部设有喷头,喷头位于清洗盆的正上方,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相对内表面固接有第一油缸,第二支撑部的相对内表面固接有第二油缸,第一油缸伸缩杆的端部与水管的一侧部固接,第二油缸伸缩杆的端部与水管的另一侧部固接。
所述搅拌箱包括箱体,箱体的开口部设有能将其密封的盖体,所述盖体上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主轴穿过盖体且其端部固接有伸入箱体内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下端部安装有搅拌叶片。
所述清洗盆的中部设有空腔,清洗盆上表面的中部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漏水孔,所述清洗盆下部的一侧设有与其空腔连通的出水口。
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一支杆,两个第一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第一油缸固接在第一横板上。
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两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第二支杆,两个第二支杆之间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油缸固接在第二横板上。
所述水管上设有流量控制阀。
两第二支杆之间的侧部固接有支撑板,所述搅拌箱放置在支撑板上。
采用上述方案后的优点效果是:将受伤的腿部或胳膊放置到凹槽内,不需要混合液时,消毒液从消毒箱进入搅拌箱后再通过水管和喷头喷出;需要混合液时,可以使消毒箱内的液体进入搅拌箱,然后投入固体药物,启动驱动电机使搅拌轴带动搅拌叶片对混合物进行搅匀,启动上泵体,混合消毒液通过水管和喷头喷出。当受伤面积较大时,启动第一油缸和第二油缸,并使两油缸的伸缩杆交替运动,即第一油缸伸缩杆伸出时,第二油缸伸缩杆缩回,重复运动即可使喷头沿清洗盆的长度方向移动喷洒消毒液,从而扩大清洗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便于对大面积的伤口进行消毒清洗,便于消毒液的放置和调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搅拌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A-A向局部剖视图;
图4是第二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国利,未经李国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