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705.6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杨庆先;周济;洪庆寿;王彦基;陈月昌;薛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75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色金属 熔炉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炉余热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有色金属的熔炼过程中,会用到反射炉,反射炉通过反射火焰的热量来实现对有色金属的熔炼,在产出成品金属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带有热量的废烟气,这些废气通常都是直接排入废烟气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废烟气中含有的大量热量全部都被浪费了,同时因为这些热量使废烟气的处理变得也很困难,提升了处理的成本,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鼓风炉,所述鼓风炉的左侧面上方连通有煤气入口管,所述鼓风炉的左侧面下方连通有渣料出口管,所述鼓风炉的右侧面下方连通有低冰镍出口管,所述低冰镍出口管与右侧的传送带的低端上表面相连,所述传送带的高端下表面与反射炉相连,所述传送带的高端下方设有进料口管,且进料口管位于反射炉上表面的左侧,所述反射炉的左侧面上方连通有进气管道,且进气管道位于传送带的前方,所述反射炉的右侧面下方连通有成品出口管,所述反射炉的上表面右侧连通有烟气出口管,且烟气出口管的另一端与回转窑的筒体相连通,且筒体左端向下倾斜4度,所述筒体的左侧面焊接有窑头罩,所述窑头罩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管,所述窑头罩的左侧面贯穿有燃烧器,且燃烧器的右端位于筒体的左侧壁左侧,所述筒体下方均匀设有至少三个托轮座,所述托轮座的下表面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托轮座和筒体的外表面套接有轮带,所述筒体的下方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右侧的减速机相连,所述减速机的转轴与大齿轮相连接,且大齿轮与筒体相卡接,所述筒体的上表面右侧连通有排烟口,所述筒体的右表面焊接有窑尾罩,所述窑尾罩的右侧贯穿有进料入口管,且进料入口管的左端与筒体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筒体的转速为一分钟1.5圈。
优选的,所述烟气出口管的横截面直径是20厘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有色金属熔炉余热回收装置,可以对反射炉熔炼金属时产生的废烟气进行回收利用,把废烟气中的热量导入到回转窑中,用废烟气中的热量对回转窑内部的物料进行烘干处理,减少燃烧器中燃料的消耗,本实用新型利用了废烟气中的热能,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同时减少了燃烧器的燃料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鼓风炉、2煤气入口管、3渣料出口管、4低冰镍出口管、5传送带、6反射炉、7进料口管、8进气管道、9成品出口管、10烟气出口管、11回转窑、12筒体、13窑头罩、14出料口管、15燃烧器、16托轮座、17轮带、18电机、19减速机、20大齿轮、21排烟口、22窑尾罩、23进料入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7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大换热面积的换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冶金炉窑的煤气的再利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