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657.0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3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4 |
发明(设计)人: | 丁强;陈维雄;昌盛;王蓉;李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9/08 | 分类号: | E02F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赵敏玲 |
地址: | 266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挖掘机 自动 加油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油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挖掘机大多采用传统手工加油的方式,操作者站立在燃油箱附近,手持加油管加油,同时凭借肉眼观察,判断是否加满燃油。然而,对于30吨级以上的中大型挖掘机,由于其燃油箱容积较大,使用传统的手工加油,加满燃油箱需要较长时间,影响作业效率;同时人工手持式加油的方法,劳动强度较大,并且容易在燃油箱周边发生燃油泄漏的情况,浪费燃油的同时产生安全隐患。除此之外,传统手工加油的肉眼判断方法很难准确判断燃油箱是否加满,无法控制加油的数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包括加油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加油装置包括燃油加注泵,燃油加注泵固定在挖掘机车架上,所述燃油加注泵入口安装吸油管,所述吸油管端部安装单向阀,所述吸油管放置在挖掘机车架工具箱中;所述燃油加注泵出口安装燃油箱进油管,所述进油管通过卡箍装置固定在燃油箱的加油口;所述燃油加注泵泵体上安装开关盒,所属开关盒上有两个按钮,分别为接通燃油加注泵电源的“START”按钮和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的“STOP”按钮;
所述控制系统包括ECU,所述ECU输入端连接检测燃油箱油位的油位传感器,所述油位传感器安装在燃油箱顶部,所述ECU输出端连接继电器,所述ECU能够控制继电器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
优选的,所述燃油加注泵电源采用挖掘机蓄电池电源。
优选的,所述单向阀的流通方向为由储油设施流向燃油加注泵。当燃油箱加完油收取吸油管时,该单向阀相当于吸油管端部的封堵设施,防止遗留在吸油管中的燃油流出泄漏。
优选的,所述ECU通过CAN总线采集油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
优选的,所述油位传感器采用浮子式液位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共有3个。
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挖掘机需要加注燃油时,按下燃油加注泵开关盒中的“START”按钮,接通燃油加注泵电源,开始加油;在加油过程中,可以随时按下“STOP”按钮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而停止加油,也可加满油后系统自动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停止加油,其过程为:在加油的过程中,ECU随时采集油位传感器检测到的液位信号,并与液位设定值进行比较,当小于设定值时持续加油,当达到设定值时,ECU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从而完成加油。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的设计,其整个装置系统设置在挖掘机车架上,结构简单,同时操作者不需要操作沉重的设备,降低了劳动强度;
2.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系统的设计使操作者不需要实时关注加油的进展,同样降低了劳动强度;
3.本实用新型吸油管端部单向阀的设置防止了遗留在吸油管中燃油的泄漏,一方面节约燃油,另一方面防止了燃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进而防止了泄漏燃油自燃引起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4.本实用新型控制系统的设计有两种停止加油的方式,一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手动按下“STOP”按钮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使燃油加注泵停运而停止加油;另一种是加满油后系统自动切断燃油加注泵电源停止加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加油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大型挖掘机自动加油系统控制系统框图;
其中101-挖掘机车架,102-燃油箱,103-工具箱;
1–燃油加注泵,2–吸油管,3-单向阀,4–进油管,5–卡箍装置,6–“START”按钮,7–“STOP”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雷沃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6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