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364.2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4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毛路斌;陈召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阿凡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3216 | 代理人: | 许立举 |
地址: | 新加坡宏茂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性 振动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背景技术】
线性振动电机是一种利用电磁力的产生原理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部件,线性振动电机通常安装在便携式移动设备内,以产生振动反馈,如手机的振动或者游戏机的振动反馈等。
相关技术中,线性振动电机通常仅通过线圈与磁钢的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洛伦兹力提供驱动力,以驱动振子往复振动,但上述线性振动电机的驱动力较小,因此导致振动的响应时间较长。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线性振动电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简单、响应速度快的线性振动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线性振动电机,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和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振子和定子,所述振子和所述定子的其中一方包括螺线管,所述振子和所述定子的其中另一方包括磁路结构,所述磁路结构包括
分设于所述螺线管两端相对设置的第一导磁件和第二导磁件;
分设于所述螺线管两侧相对设置的第三导磁件和第四导磁件,所述第一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三导磁件和所述第四导磁件一体成型围成具有收容腔的环形磁碗,所述螺线管收容于所述收容腔内并且与所述第一导磁件、所述第二导磁件、所述第三导磁件和所述第四导磁件间隔设置;
以及设置于所述磁碗内并与所述磁碗间隔设置的软磁体,所述软磁体包括第一软磁体、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软磁体两端的第二软磁体和第三软磁体,所述第二软磁体和所述第三软磁体中至少一者与所述第一软磁体分体设置,所述螺线管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磁体外周并位于所述第二软磁体和所述第三软磁体之间。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体呈柱状,所述螺线管沿所述第一软磁体的轴向的正投影全部落入所述第二软磁体及所述第三软磁铁上。
优选的,所述磁路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一导磁件的第一磁性件和固定在所述第二导磁件的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与所述第二软磁体正对并与所述第二软磁体间隔设置,所述第二磁性件与所述第三软磁体正对并与所述第三软磁体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为磁铁;或者,所述第一磁性件及所述第二磁性件为分别自所述第一导磁件及所述第二导磁件朝所述软磁体延伸形成的导磁凸块。
优选的,所述磁路结构还包括固定在所述第三导磁件的第三磁性件和固定在所述第四导磁件的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与所述第四磁性件分别与所述螺线管正对并间隔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三磁性件及所述第四磁性件为磁铁。
优选的,所述第三磁性件及所述第四磁性件为分别自所述第三导磁件及所述第四导磁件朝所述软磁体延伸形成的导磁凸起。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软磁体和所述第三软磁体分体设置,所述第二软磁体和所述第三软磁体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磁体的两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体与所述第二软磁体分体设置,所述第二软磁体套设于所述第一软磁体的一端,所述第一软磁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软磁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所述第一软磁体一端与所述第二软磁体分体设置,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软磁体一体成型设置;所述第二软磁体包括主体部和由所述主体部一端延伸的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另一端抵接所述第一软磁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线性振动电机的磁路结构包括软磁体和套设于所述软磁体的螺线管,并在所述软磁体及所述螺线管两侧设置磁性体,使所述磁性体与通电后的所述螺线管之间产生的洛伦兹力和所述软磁体磁化后并与磁性体之间的作用力相叠加并驱动振子振动,使增加驱动所述振子的驱动力,从而使电机响应速度快;同时所述软磁体由多个软磁体拼接组合而成,使安装和拆卸简单,便于装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一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中软磁体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二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实施例三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线性振动电机中软磁体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经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3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型多角度条形码餐盘
- 下一篇: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无线通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