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坐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79155.8 | 申请日: | 2017-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6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邱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台县紫风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N2/60 | 分类号: | B60N2/60;B32B5/26;B32B33/00;A61L9/0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720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坐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汽车坐垫。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汽车用品后市场的消费持续增高,汽车坐垫也成为有车一族的主要消费品,根据季节选择一套舒适,实用的汽车坐垫尤为重要
目前,市场上的坐垫坐垫放置在座椅上,容易滑动,与座椅之间不易连接固定,且坐垫表层通常为皮革材质,但皮革材质容易磨损,透气性也较差,此外常见的坐垫为了增加舒适度,往往是在坐垫内部填充海绵,虽然可以增加弹性,但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容易积聚热量,舒适度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不易磨损、舒适的汽车坐垫。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坐垫,包括坐垫本体,坐垫本体包括相连接的上皮革层和底布层,其特征是:所述上皮革层和底布层之间设有弹性层,上皮革层的外表面上设有编织层,编织层与上皮革层之间设有条形填充物,两相邻条形填充物之间形成气流槽,气流槽上设有用于缝合编织层和上皮革层的缝合线,编织层包括置于编织层两侧的边沿,边沿折叠至编织层的外表面,且边沿与编织层的外表面通过加强条相连接,编织层包括平行排布的第一线组和平行排布的第二线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十字交织,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由若干丝线相互捻合,两相邻第一线组之间设有加强线,加强线呈折线型结构,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连接端均与加强线的弯折端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性层可以增加坐垫本体的弹性,增加舒适度,编织层置于上皮革层的外表面,对上皮革层起到保护作用,条形填充物使编织层形成波浪结构,从而两相邻条形填充物之间可以形成置于编织层外侧的气流槽,增加坐垫本体表面的透气性,由于编织层的边沿折叠至编织层的外表面,且边沿与编织层的外表面通过加强条相连接,加强条为带状网布,加强条对编织层的边沿起到保护作用,防止编织层的边沿脱线,且编织层折叠后的两侧为双层结构,结构强度更好,且折叠后的侧边与上皮革层连接时也不易产生脱线,编织层由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交织而成,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均由若干丝线相互捻合,可以增加编织层的结构强度,由于加强线呈折线型结构,所以加强线具有置于加强线两侧的弯折端,第一线组和第二线组的连接端均与加强线的弯折端相连接,从而对编织层起到加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包括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第一网布层和上皮革层内的内表面贴合,第二网布层和底部层贴合,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之间设有若干弹性支承条,弹性支承条呈波浪状,弹性支撑条包括波峰和波谷,波峰与第一网布层相连接,波谷与第二网布层相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网布层和上皮革层内的内表面贴合可以增加上皮革层的结构强度,第二网布层和底部层贴合,可以增加底部层的结构强度,弹性支承条位弹性橡胶材质,弹性支承条为多根交错叠合,提高弹性支撑力,弹性支承条使第一网布层和第二网布层之间形成弹性空腔,提高坐垫本体的弹性,也能提高坐垫本体的透气性,更加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填充物由荞麦壳和活性炭混合组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荞麦壳和活性炭可以放置在条状网布内,再置于编织层与上皮革层之间,荞麦壳具有防潮透气冬暖夏凉的特征,活性炭可以吸附臭气,改善车内空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坐垫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坐垫实施例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坐垫实施例图1中编织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坐垫本体,2-上皮革层,3-底布层,4-弹性层,5-编织层,6-缝合线,7-边沿,8-加强条,11-第一线组,12-第二线组,13-加强线,21-第一网布层,22-第二网布层,23-弹性支承条。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坐垫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台县紫风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未经天台县紫风铃汽车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1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前排座椅防下潜坐盆及汽车前排座椅
 - 下一篇:汽车座椅靠背左侧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