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顶警示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9042.8 | 申请日: | 2017-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2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德科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3/04;F21V21/00;B60Q9/00;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51612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顶 警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顶警示灯。
背景技术
警示灯应用在各种交通工具上,如警车、救护车、消防车等等,起到警示和疏导交通的作用。由于市面上的警示灯的底座结构固定以及警示模式单一,而上述交通工具的外型构造都不一样,故市面上的警示灯无法配对和适用多个不同的交通工具,即市面上的警示灯安装单一,警示模式单一,应用范围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灵活安装、警示效果丰富的车顶警示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顶警示灯,其包括底板、第一固定底座、第二固定底座、警示灯及开关控制器;底板的底端包括第一凹槽滑轨和第二凹槽滑轨,第二凹槽滑轨位于第一凹槽滑轨的一侧,第一固定底座的两端连接于第一凹槽滑轨和第二凹槽滑轨,第二固定底座的两端连接于第一凹槽滑轨和第二凹槽滑轨并位于第一固定底座的一侧;警示灯设置于底板的上端,第一凹槽滑轨与第二凹槽滑轨平行设置于警示灯底部,开关控制器设于警示灯的一侧,警示灯包括继电器、控制模块、第一LED发光体、第二LED发光体、发声装置、继电器、控制模块设置于警示灯内部;第一LED发光体与第二LED发光体设置于警示灯内部的两端;发声装置设置于警示灯内部的中部;开关控制器与继电器电连接;继电器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LED发光体、第二LED发光体和发声装置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还包括多个固定件,多个固定件分别穿设于第一固定底座和第二固定底座,且多个固定件的一端分别卡设于第一凹槽滑轨和第二凹槽滑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开关控制器包括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第五开关及第六开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第一LED发光体和第二LED发光体分别包括第一发光单元、第二发光单元、第三发光单元、第四发光单元、第五发光单元及第六发光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上述发声装置其还包括第一发声单元、第二发声单元、第三发声单元、第四发声单、第五发声单元及第六发声单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顶警示灯,可以调整固定底座的位置,使本实用新型可应用于各种外型不一的交通工具中,安装灵活,同时内置LED发光体和发生装置具有多种功能单元,使本实用新型具备多种工作模式,警示效果更丰富,应用范围更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顶警示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顶警示灯后视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顶警示灯仰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的车顶警示灯的开关单元、发光单元和发声单元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底座;2、第一固定底座;3、第二固定底座;4、固定件;5、警示灯;6、开关控制器;11、第一凹槽滑轨;12、第二凹槽滑轨;;50、继电器;51、控制模块;52、第一LED发光体;53、第二LED发光体;54、发声装置;30、多个固定件;60、第一开关;61、第二开关;62、第三开关;63、第四开关;64、第五开关;65、第六开关;520、第一发光单元;521、第二发光单元;522、第三发光单元;523、第四发光单元;524、第五发光单元;525、第六发光单元;540、第一发声单元;541、第二发声单元;542、第三发声单元;543、第四发声单元;544、第五发声单元;545、第六发声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德科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德科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9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