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533.0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84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胡鸣;段小敏;陆啸龙;林可;康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74 | 分类号: | B60R1/074 |
代理公司: | 武汉华旭知识产权事务所42214 | 代理人: | 刘荣,周宗贵 |
地址: | 442000 湖北省十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后视镜 折叠 装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属于后视镜总成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随着汽车行业技术领域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驾驶员舒适性及安全性,电动调节后视镜、电动除霜加热和开关车门后视镜自动折叠展开等功能逐步成为后视镜开发具备的标配功能。
现有的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如图9所示,支座1上设置4个突出于用于安装折叠器的安装面的凸起2,装配时折叠器的压板位于4个凸起2之间,凸起2嵌于折叠器的凹槽中,凸起与凹槽咬合防止发生相对转动,通过3个M4螺钉7将折叠器的压板与支座固连为一体,但是采用上述结构折叠器与支座连接结构不牢靠,在整车路试试验中经常出现紧固螺钉松脱造成后视镜镜体松动晃动等不良情况,根据分析后发现,但是采用上述结构的后视镜安装后受力点会集中在这三个M4螺钉连接点上,但是由于折叠器尺寸的局限性无法使用更大型号的螺钉,以致车辆长期运行就会产生螺钉松动甚至断裂,从而导致支座与镜体连接松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的不足,并提供一种可快速组装并且装配牢固的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至少包括折叠器和与车身固连的支座,折叠器的底端为压板、下部设有2个以上凹槽,支座上设有与凹槽数量相同的凸起,支座的凸起嵌于折叠器的凹槽中,所述支座的安装面上开设有装配圆槽,支座上的各凸起沿圆周方向均布于装配圆槽的槽壁上,凸起的底面与装配圆槽的槽底构成压槽;所述折叠器的压板边缘沿压板周向设有与凸起数量相同凸耳,凸耳的周向尺寸不大于相邻两个凸起的周向间距,压板的凸耳嵌于压槽中并且与压槽间隙配合。
所述凸起呈凸字型,其上表面包括左台面、左竖面、中台面、右升阶面和右台面,其中左台面和右台面均低于支座的安装面,中台面高于支座的安装面。
右台面高于左台面,右升阶面为沿水平面向下倾斜的斜面。
左竖面与中台面的连接处以及中台面与右升阶面的连接处均圆弧过渡。
所述装配圆槽的槽底通过螺钉与压板固连。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在现有支座结构上设计装配圆槽,为折叠器的压板提供装配空间,将凸起的位置设置于装配圆槽的槽壁上,凸起的底面距离装配圆槽的槽底有一定距离,该空间构成压槽,压板穿过各凸起的周向间隙伸入装配圆槽中,转动折叠器使得压板随之转动,压板上的凸耳嵌于压槽中,实现折叠器与支架的装配,起轴向限位的作用,在凸耳嵌于压槽中的同时,凸起嵌入折叠器的凹槽中,起周向限位的作用,装配圆槽的槽底开设螺纹孔,通过螺钉辅助连接压板与支座。
为提高装配稳定性,凸起设计为凸字型,其上表面包括左台面、左竖面、中台面、右升阶面和右台面,其中中台面高于支座的安装面,由左竖面、中台面和右升阶面形成的凸起的凸部在装配时卡入折叠器的凹槽中,防止装配后折叠器和支座转动;左台面和右台面均低于支座的安装面,在折叠器的压板伸入装配圆槽中时,折叠器的凹槽随之伸入装配圆槽中,凹槽的槽壁与装配圆槽的槽壁接触,在转动装配折叠器的过程中装配圆槽的槽壁对折叠器(凹槽)起到限位作用,防止折叠器在转动过程中发生倾斜滑出装配圆槽;右台面高于左台面,右升阶面为沿水平面向下倾斜的斜面,转动装配时折叠器由右台面转向左台面,折叠器的凹槽沿右升阶面爬升最终卡在凸起的凸部上,同时压板的凸耳嵌于压槽中并且上下分别通过凸起底面和装配圆槽的槽底限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通过压槽固定折叠器的压板,防止装配后折叠器和支座连接脱离,通过支座凸起与折叠器凹槽的配合防止装配后折叠器和支座转动,也可使用螺钉辅助固定折叠器与支座,连接稳固,该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通过内部振动耐久试验和整车性能路试验证,无连接松脱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视镜折叠器装配结构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装配圆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压板旋转前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压板旋转后的装配示意图。
图8为折叠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现有技术后视镜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十堰)林泓汽车配套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处理红土镍矿的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一种红土镍矿还原冷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