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调谐射频同轴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302.X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57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泽民;郑红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6 | 分类号: | H01P1/2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32225 | 代理人: | 肖兴坤 |
地址: | 2130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谐 射频 同轴 负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谐射频同轴负载,属于通信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原有的射频同轴负载采用的调谐螺钉在拧入过程当中经常出现松动的现象,导致调谐电阻在通道内晃动,从而在测试产品时候无法判断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对精密型校准件来说严重降低其使用寿命,对于生产厂家来说时间和成本无疑是很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调谐射频同轴负载,它使得调谐螺钉在旋拧过程中不会晃动,使调谐电阻连接良好,性能测试准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调谐射频同轴负载,它包括:
外导体;
绝缘子,所述绝缘子设置在外导体内;
内导体,所述内导体通过绝缘子支承在外导体内,并且所述内导体和所述外导体相互隔开;
调谐导体,所述调谐导体与所述外导体相连,并且所述调谐导体内设置有通道;
调谐电阻,所述调谐电阻容置于通道内,并且所述调谐电阻与所述内导体的尾端部相连;
调谐电阻移动组件,所述调谐电阻移动组件包括调谐螺钉,所述调谐螺钉旋拧在调谐导体的通道内,并且所述调谐螺钉的头部与所述调谐电阻相抵,以便通过旋拧所述调谐螺钉推动所述调谐电阻在通道内移动,所述调谐螺钉上设置有在调谐螺钉移动过程中可向通道的内壁施加一预紧力的预紧结构。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内导体与调谐电阻的连接结构,所述内导体的尾端部设置有盲孔,所述调谐电阻的头部插装在所述盲孔内。
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预紧结构的结构,所述预紧结构包括沿着调谐螺钉的轴向并列设置的两个斜向锯槽,其中一个斜向锯槽从调谐螺钉一侧的外壁面向调谐螺钉的轴心部分延伸,另外一个斜向锯槽从调谐螺钉另一侧的外壁面向调谐螺钉的轴心部分延伸。
进一步,两个斜向锯槽的延伸方向呈平行状。
进一步为了使调谐螺钉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弹性极限和疲劳极限,所述调谐螺钉由铍青铜材质制成。
进一步,调谐射频同轴负载还包括支撑导体,所述支撑导体与所述外导体相连,所述支撑导体上设置有支撑孔,所述调谐电阻支承在支撑孔内。
进一步,所述外导体的尾部的外壁面上设置有外台阶槽,所述外导体的尾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内台阶孔,所述调谐导体的端部安装在外台阶槽上,所述支撑导体安装在内台阶孔上。
进一步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外导体的头部安装有连接螺母。
进一步,所述调谐电阻移动组件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抵在内导体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抵在调谐电阻上。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调谐螺钉采用的是双向锯槽式设计,这样的结构经过多次的试验螺钉基本上不会脱落,采用的锯槽式结构设计,当我们在旋紧调谐螺钉的时候由于存在两个双向的斜向锯槽,其会旋拧过程中,挤压产生对通道的内壁的径向的预紧力,确保螺钉不会晃动和脱落,使调谐电阻连接稳定;另外,我们采用铍青铜材质制备调谐螺钉,其在经过时效热处理过后其具有很好的弹性极限,并且不易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谐射频同轴负载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谐螺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调谐射频同轴负载,它包括:
外导体1;
绝缘子2,所述绝缘子2设置在外导体1内;
内导体3,所述内导体3通过绝缘子2支承在外导体1内,并且所述内导体3和所述外导体1相互隔开;
调谐导体4,所述调谐导体4与所述外导体1相连,并且所述调谐导体4内设置有通道41;
调谐电阻5,所述调谐电阻5容置于通道41内,并且所述调谐电阻5与所述内导体3的尾端部相连;
调谐电阻移动组件,所述调谐电阻移动组件包括调谐螺钉6,所述调谐螺钉6旋拧在调谐导体4的通道41内,并且所述调谐螺钉6的头部与所述调谐电阻5相抵,以便通过旋拧所述调谐螺钉6推动所述调谐电阻5在通道41内移动,所述调谐螺钉6上设置有在调谐螺钉6移动过程中可向通道41的内壁施加一预紧力的预紧结构。
如图1所示,所述内导体3的尾端部设置有盲孔,所述调谐电阻5的头部插装在所述盲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易泽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包电池模组散热结构
- 下一篇:金属腔体和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