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白蚁引诱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8131.0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25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武;黄国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蚁 引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害虫防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白蚁引诱桩。
背景技术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对农作物、树木、房屋建筑、江河堤坝、草场等具有惊人的危害,容易造成巨大损失。
授权公告号为CN2747885Y的中国专利《白蚁检测桩》公开了一种白蚁检测桩,由顶盖、桩身组成,顶盖与桩身活动配合,桩身为中空结构,桩身的壳壁上设有斜孔。
但是上述白蚁检测桩存在以下问题:当使用该白蚁检测桩检测和诱杀时,将顶盖打开放入诱饵,插入到白蚁活动的地点进行检测时,需要将每个白蚁检测桩的顶盖打开,倒出诱饵来观察和判定是否成功诱杀白蚁,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蚁引诱桩,具有使用方便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白蚁引诱桩,包括顶盖、中空的桩身,所述桩身内设置有诱饵、放置于所述诱饵上的重力块、竖直滑移设置于所述桩身内且上端穿设过所述顶盖后位于外侧的指示杆,所述指示杆联动于所述重力块,当所述重力杆下降时所述指示杆下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打开顶盖后,将诱饵放入到桩身内,再将重力块放置在诱饵上,用顶盖盖在桩身上,将白蚁引诱桩插入白蚁活动区域的土壤中,白蚁在诱饵的引诱下从桩身上的出入口处进入到桩身内,啃食诱饵,当诱饵被啃食到一定程度后无法支撑重力块,诱饵塌陷,重力块下降,带动指示杆下降,当人们在外部观察到指示杆下降后,就能得知诱饵已被白蚁啃食,诱杀成功,并且可以及时更换新的诱饵,使用过程中不必要每隔一段时间就打开顶盖倒出诱饵观察,只需要在外部观察指示杆即可,使用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重力块上设有一端铰接于所述重力块上且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指示杆上的连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杆长度小于桩身的长度,连接杆连接在指示杆和重力块上,当重力块下降时,带动指示杆下降。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内壁沿竖直方向设置有T型槽,所述指示杆上设有多个T型槽用螺栓,所述T型槽用螺栓头部滑移设置于所述T型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指示杆通过T型槽和T型槽用螺栓的配合,实现滑移设置在桩身内,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T型槽用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指示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T型槽用螺栓连接在指示杆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盖上端面设置有平行于所述指示杆的弹性杆、位于所述顶盖上方的反光板,所述弹性杆上端铰接于所述反光板上,所述指示杆上端铰接于所述反光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指示杆下降时,带动反光板翻转,翻转的反光板容易反射阳光或者手电筒灯光,便于人们寻找。其次,在反光板翻转过程中,弹性杆能适度发生弹性形变,为反光板的翻转提供一定的缓冲。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诱饵呈柱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柱状的诱饵被啃食后,结构强度降低,在重力块的压力下塌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诱饵为具有诱杀白蚁功能的木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木桩放入到白蚁诱杀剂内浸泡后取出,即可得到具有诱杀白蚁功能的木桩。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桩身下端设置有尖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桩身下端的尖端,便于插入到土壤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重力块和指示杆的配合,当白蚁诱杀成功后,指示杆下降提示诱杀成功,需更换诱饵,其次,在顶盖上设置反光板,便于寻找白蚁引诱桩,达到了使用方便、能及时提示更换诱饵提高诱杀效果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反光板翻转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指示杆、重力块和诱饵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桩身与指示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盖;2、桩身;21、诱饵;22、重力块;23、连接杆;24、尖端;3、指示杆;31、T型槽用螺栓;4、反光板;5、T型槽;6、弹性杆;7、出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常安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813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面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