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雨水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7250.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江勤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0 | 分类号: | E03F5/00;E03F5/10;E03F5/14;E03F5/04;E03F5/2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目前,公开号为CN2050459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它包括过滤筒、循环泵、净化件、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一,所述蓄水池一用于储存雨水,所述过滤筒安装在蓄水池一内且过滤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过滤筒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筒内具有过滤件且过滤件将滤筒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体,上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对应的腔体内,所述净化件上具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出水口和净化入口通过连接管一相联通,所述净化出口通过连接管二与蓄水池二相联通,上述循环泵位于连接管一中。
这种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净化雨水,且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方案实现此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其具有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水处理设备、雨水清水池、上雨水井以及下雨水井,雨水收集池设置有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与水处理设备之间连接有雨水管,上雨水井通过第一集水管连接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与雨水收集池之间连接有第二集水管,水处理设备与雨水清水池之间连接有清水管和臭氧管,水处理设备设有用于向用水设备进行供水的用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通过上雨水井和雨水收集池对雨水进行收集,上雨水井中的雨水通过第一集水管进入到第一提升泵中,第一提升泵通过第二集水管将雨水输送至雨水收集池中,同时第二提升泵将雨水收集池中的雨水通过雨水管送至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一部分干净的水通过用水管送至用水设备,剩下的水通过清水管被送至雨水清水池中进行沉淀过滤等操作,同时水处理设备通过臭氧管向雨水清水池输送臭氧,从而对雨水清水池中的雨水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雨水再通过另一清水管被送至水处理设备中,同样通过用水管送至用水设备中,从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消毒和净化,从而便于用水设备进行使用,使得整个雨水回收系统具有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雨水收集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连接有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处理设备通过空气管向雨水收集池输送空气,从而将空气中的氧送至雨水收集池中的雨水中,使得其获得足够的溶解氧,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收集池内悬浮体的下沉,加强雨水收集池中雨水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雨水中有机物进行更好的氧化分解作用。
进一步设置:空气管的数量设置为3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空气管在单位时间内向雨水收集池中输送的空气更多,从而使得雨水获得更多的溶解氧,使得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更加高效快速地被氧化分解,从而使得雨水的水质得到提高。
进一步设置:水处理设备连接有污水井,水处理设备与污水井之间连接有排污管,污水井与雨水收集池之间连接有第三溢流管和放空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对雨水进行排污处理,通过排污管将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水更加便捷地排放到污水井中,同时通过第三溢流管和放空管将雨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更加便捷地排放到污水井中,从而传输向用水管的水更加洁净,便于人们使用。
进一步设置:上雨水井与下雨水井之间连接有第一溢流管,第一提升泵与下雨水井之间连接有弃流管和第二溢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雨水井对雨水进行收集,且通过溢流管使得上雨水井保持一定的液位,从而将多余的液体迅速的排放至下雨水井中,使得上雨水井更加稳定的向第一提升泵中输送雨水,保证了整个雨水回收系统工作的效率和流畅性。
进一步设置:第二集水管设置为夹砂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砂管的结构特性,使得第二集水管在重量轻的同时还能保证很高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第二集水管的稳定性,且使得第二集水管更加便于传输,同时使得第二集水管的摩擦阻力更小,从而提高了第二集水管的传输能力。
进一步设置:清水管包括连接于雨水清水池和水处理设备之间的产水管和供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72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下停车场排水明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导线打圈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