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叉车在线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7202.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3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生;刘国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恒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8 | 分类号: | G01G19/08;B66F9/07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叉车 在线 称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叉车称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叉车在线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叉车在企业的物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是物料搬运设备中的主力军。广泛应用于车站、港口、机场、工厂、仓库等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叉车得到发展。中国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制造叉车。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企业的物料搬运已经脱离了原始的人工搬运,取而代之的是以叉车为主的机械化搬运。因此,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叉车市场的需求量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
叉车是工业搬运车辆,是指对成件托盘货物进行装卸、堆垛和短距离运输作业的各种轮式搬运车辆,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程。一般情况下,传统的叉车作业流程为:司机将产品叉起,接着,搬运到固定的磅秤位置,随后,将产品放到磅秤上面,称重后采用人工记录数量,最后,司机将产品叉起,搬运到指定的位置,该称重流程,不仅智能化程度较低,而且,存在数据误差的可能性很大,以及称重效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叉车在线称重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叉车在线称重系统,包括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息匹配模块与车辆信息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障碍物识别模块与鸣笛警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与变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称重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过载保护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无线发送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载保护模块包括超重保护器。
优选的,所述远程监控终端包括电脑或手机。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至少设有1组。
优选的,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67。
优选的,所述倾角传感器为MEMS型高精度单轴倾角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叉车在线称重系统,相对于传统的在线称重系统,可以同时记录多台叉车的称重数据,在叉车的托板上安装有称重传感器和MEMS型高精度单轴倾角传感器,可以把叉车工作时的倾角信号和称重信号通过变送器输送到数据分析模块,接着,数据分析模块把获取的数据信号输送给MCU处理器,经过MCU处理器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通过无线发送模块把信号传递给电脑或手机,智能化程度高,该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可以同时记录多台叉车的称重数据,操作简单便捷可重复性强,测试数据的准确度高,智能化程度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所示的一种叉车在线称重系统,包括MCU处理器,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信息匹配模块与车辆信息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障碍物识别模块与鸣笛警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与数据存储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数据分析模块与变送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变送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称重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过载保护模块与语音提示模块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MCU处理器的输出端通过无线发送模块与远程监控终端电性连接,所述过载保护模块包括超重保护器,所述远程监控终端包括电脑或手机,所述称重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至少设有1组,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防护等级至少为IP67,所述倾角传感器为MEMS型高精度单轴倾角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恒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恒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7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调式腕带及可穿戴设备
- 下一篇:带指纹识别的智能手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