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6653.7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17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宁;卜倩淼;李勇;周志伟;王成虎;杨曼娟;于海霞;张宏松;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5/10 | 分类号: | E01F1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10008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路防护设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护栏。
背景技术
公路的改扩建工程以及养护施工通常是在不中断交通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方便施工,施工区占用行车道时,过往车辆在此路段范围内时常需要强制减速和转换车道并保持低速缓行通过施工路段,在此路段范围内时常因车辆失控或其他原因造成通行车辆与施工区内人员或设备碰撞造成交通事故。目前公路施工作业区外通常摆放交通锥、防撞桶或隔离墩等隔离设施对施工作业区进行隔离,但此类隔离设施基本没有安全防护能力,不能对施工作业区内人员和设备或失控车辆进行有效防护。部分长期施工的路段摆放连续式混凝土隔离墩,此种隔离墩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但不易于运输和拆装,且占用空间较大。
中央分隔带开口护栏是供交通事故处理车辆以及急救车辆在紧急情况下通行和一侧公路施工封闭时临时开启放行的设施,在正常关闭情况下要求具有一定的防护能力,在临时开放时应能快速、灵活的移动。我国现有的活动护栏多为插拔式、伸缩式和充水充砂式,虽具备移动灵活的功能,但不具备规定的防护能力,易发生车辆穿越的交通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护栏,用于公路施工区防护和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防护,具有较好的移动方便性和防护安全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护栏,包括:
至少两个固定段,每个所述固定段包括:固定底座和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上的第一横梁,所述固定底座与待放置区域固定连接;
连接相邻两个所述固定段之间的至少一个活动段,所述活动段包括:活动底座和设置于所述活动底座上的第二横梁,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固定底座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活动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横梁与所述第一横梁之间以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通过设置独立的固定段和活动段,可以提高护栏的安装方便性,在使用时,将固定底座安装于待放置区域,根据需要选择活动段的数量,将活动段中的活动底座与固定段中的固定底座连接,当需要多个活动段时,将相邻活动段的活动底座连接,第一横梁与第二横梁连接,相邻活动段的第二横梁连接;拆卸时,只需要将活动段中的活动底座和第二横梁拆卸下来即可,由于活动底座和待放置区域之间无固定连接件,故拆卸起来较方便,通过设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以起到对车辆碰撞阻挡的作用,阻挡安全性较高。
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用于公路施工区防护和中央分隔带开口处防护,具有较好的移动方便性和防护安全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固定底座包括:
第一支撑底座;
固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一横梁的第一立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底座为长方体支撑底座或梯形体支撑底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的上板设有允许所述第一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一立柱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的底板固定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护栏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通孔上的第一加强板;和/或;
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的底板上的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用于支撑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的上板的第一支撑部、用于和所述第一支撑底座的底板与所述第一立柱固定连接的区域固定连接的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一体成型。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活动底座包括:
第二支撑底座;
固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上、用于支撑和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第二立柱。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底座为长方体支撑底座或梯形体支撑底座,所述第二支撑底座的上板设有允许所述第二立柱穿过的通孔,所述第二立柱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二支撑底座的底板固定连接,且所述通孔上设有第三加强板,所述第二支撑底座的底板上与所述第二立柱固定连接的区域设有第四加强板。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支撑底座的底板背离所述第二横梁的一侧设有可升降的滑轮。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之间以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横梁之间通过套管和锁紧插杆可拆卸连接;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6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