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H桥逆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5832.9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59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3 |
发明(设计)人: | 赵憨兵;张智;轩宗震;范贺燕;谢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博宏感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2M1/32;H02M1/44;H02M7/5387;H05K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逆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逆变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H桥逆变器。
背景技术
串联谐振电路为电压型逆变器,谐振回路呈现小感性状态,逆变桥驱动为电压方波切换,电源需恒压源提供电能,因此电源在逆变器之前整流之后需要加恒压电容来保证电源电压的稳定。在一般的分体或一体式高频电气柜内,专门会留一块空间装恒压电容器组,电容器组通过软线再联接到逆变桥输入上,此种结构电气联接松散,电容与逆变器之间连线或长或短,造成制造标准不统一,此外更严重的是之间连线的引线电感在高频大电流切换下会产生感生电动势,电动势产生的电压尖峰加到逆变器输入端,对逆变器造成危害。为防止电压尖峰的危害逆变桥会在桥臂间加装大量的吸收电容。所以会造成逆变器的成本增加,结构复杂,维护不便等弊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型H桥逆变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逆变器的成本增加,结构复杂,维护不便等弊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新型H桥逆变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恒压电容组和逆变桥组,
所述恒压电容组通过汇流排与所述逆变桥组串联,
所述汇流排通过电容支撑板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所述逆变桥组与MOSfet驱动板连接,所述MOSfet驱动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逆变桥组包括呈H桥连接的四个MOS管组,
四个所述MOS管组输入端分别通过极板与恒压电容组连接,输出端通过交流输出板并联,所述极板和交流输出板均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MOS管组设置在散热器上,所述散热器通过安装侧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散热器为两个且均为水冷散热板,其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所述MOS管组,内部设置有水道,
所述交流输出板为两个,设置在两个所述散热器之间,分别用于连接两个所述散热器顶部设置的所述MOS管组和底部设置的所述MOS管组,
所述极板为两个,设置在所述散热器的另一侧,所述极板的顶板与设置在所述散热器顶部的所述MOS管组连接,底板与设置在所述散热器底部的所述MOS管组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水道为两个,所述水道一端通过连接水道连通,另一端通过水嘴与供水管路或排水管路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恒压电容组与所述箱体的底板间存在空隙。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包括主箱体和对称设置在所述主箱体两侧的侧箱体,
所述主箱体和所述侧箱体通过侧板分隔开,
所述恒压电容组和所述逆变桥组均设置在所述主箱体内,所述MOSfet驱动板设置在所述侧箱体内。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两个所述侧箱体通过连接板连接,
所述侧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延伸出所述箱体的支板。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为金属箱体,且其上还设置有还设置有数字电流表、提手和通气口。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设置有重载插头,所述重载插头包括重载插座和设置在所述重载插座上的插头,所述重载插座设置在所述箱体上。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化设计将恒压电容设计在逆变箱内,通过汇流排联接到逆变器(逆变桥组)输入端,使之引线电感最小,有效降低了高频大电流切换下感生电动势的发生几率,进而避免了由电动势产生的电压尖峰输出对逆变器正常的损伤,使得使用时无需加装大量的吸收电容,省去了外围的预留空间,功率单元模块化结构,拆装维护简便,同时使得设备结构紧凑,电磁兼容性好,体积小,根据功率需要可以方便的添加功率单元,外围线路简单等特点,可应用于串联谐振固态高频感应加热电源上,实现了制造标准的统一化,且无需加入过多电容,降低了制造成本。
其中,箱体采用金属制成,能够屏蔽外部磁场对内部线路的干扰,同时也能屏蔽内部磁场对外围线路的干扰。
两个MOS管组共用一个散热器、极板和交流输出板,在确保每个MOS管组均散热性良好、线路连接稳定的同时,进一步确保了设备整体结构的简洁性和紧凑性,设置科学、合理。
汇流排通过电容支撑板设置在箱体上,使得汇流排与箱体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隙,便于恒压电容组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出,保证了其工作状态的稳定性和优良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博宏感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博宏感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58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