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润滑油快速检测仪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75709.7 申请日: 2017-01-20
公开(公告)号: CN206594006U 公开(公告)日: 2017-10-27
发明(设计)人: 金伟;杨小雪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深思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1N11/00 分类号: G01N11/00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2 代理人: 王文君
地址: 100011 北京市东城区安***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润滑油 快速 检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属于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润滑油品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润滑油,即机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目前市售的发动机润滑油一般分为进口产品和国产产品两大类:进口产品主要有美孚、壳牌、嘉实多等品牌,国产品牌主要是长城、统一等品牌。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内有许多相互摩擦运动的金属表面,这些部件运动速度快、环境差,工作温度可达400℃至600℃。在这样恶劣的工况下面,只有合格的润滑油才可降低发动机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市场上的机油因其基础油不同可简分为矿物油及合成油两种(植物油因产量稀少故不计)。合成油中又分为:全合成及半合成。全合成机油是最高等级的。机油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95%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

发动机工作时,其内部的工作条件是非常严峻和苛刻的,在高温高热高速及无规则的变化下。各机件摩擦产生的金属碎屑.从空气中侵入的灰尘、燃烧生成的酸性物质、一些未能完全燃烧的燃油混入机油,使机油粘度降低;燃烧室部分废气窜入曲轴箱并带入酸酸等成分使机油变质。使其不能实现应有的功能,这样会影响发动机的工作效率与寿命。因此行驶一定的里程后机油必须更换。

人们常说:车子应该定期换机油。但到底多久换一次算是定期呢?基本上,每一部车子的手册中,都会清楚的写明更换周期,过去的标准是每5000公里。但是近年来,汽车制造商不断地开发研究,希望引擎的构造能改进,延长需要定期保养和换机油的时间。

所以,许多新车在一般驾驶情况下,如果用合成机油,基本上可以每1万公里更换一次机油,有些甚至可以拖上2万公里。汽车维修专业人士认为,“一般驾驶”指的是经常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很少停停走走。但如果常在城市驾车,走到哪里都有红绿灯,动不动就塞车,而且每一趟的路程大多数又不超过十几公里,这种驾驶法属于“耗损性驾驶”。在“耗损性驾驶”情况下,建议最好缩短更换机油的间隔时间,才能有效保护引擎。但是,通常情况下,驾驶者并不能准确的判断机动车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仅仅是通过经验粗略估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润滑油快速检测仪,通过观察测试笔上的润滑油颜色及读取润滑油扩散距离来快速准确的判断发动机润滑油是否需要更换,最大程度保护发动机的同时减少换油次数,节约汽车养护费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润滑油快速检测仪,为长方体形状的盒体,盒体上面开有滴油孔和结果显示孔,盒体内放置检测试纸。

进一步地,所述滴油孔为圆形,所述显示孔为长方形,所述检测试纸位于滴油孔和结果显示孔的下方。

其中,所述盒体包括上盖和下托体,上盖盖在所述下托体上;上盖上面沿着结果显示孔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

本实用新型优选技术方案之一为,所述滴油孔的直径为10~16mm;所述结果显示孔长75~85mm,宽2~4mm。

更优选地,所述滴油孔为两段圆台形状,上段的直径为14~16mm,下段的直径为10~11mm。圆台形状的孔可以承受较多油、并控制检测试纸吸收试样的速度不要太快。检测时润滑油中的油泥、积碳等会留存于滴油孔中,以供观察。

其中,所述检测试纸为由上向下顺次布置的上层塑料薄膜、中间层滤纸和下层塑料薄膜复合而成;中间层滤纸上铺设染色带,所述染色带由苏丹红染料粉体构成。

其中,所述染色带的厚度为0.8~1.2mm,所述染色带长度为1~2mm(沿结果显示孔的长度方向),位于滴油孔和结果显示孔之间的上盖实体部分的正下方。

其中,所述上层塑料薄膜为聚氯乙烯材质,正对上盖体滴油孔位置开有空洞。所述下层塑料薄膜为聚氯乙烯,其厚度为0.025mm。

其中,所述检测试纸为长方形,尺寸为(100~110)mm×(10~15)mm,检测试纸端部与相邻的盒体端部的距离为2~6m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深思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联飞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北深思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57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