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3797.7 | 申请日: | 2017-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4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曾进;李子木;余振;郑南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27/10 | 分类号: | B64C27/10;B64D45/04;B64D47/08;B64D47/00;B64D1/1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救援 仿生 无人 飞行器 | ||
1.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飞行器本体、主控系统、飞行系统、救援系统和摄像系统;所述飞行器本体包括底壳(12)和设置在底壳(12)上的底盘机架(23),底盘机架(23)上方固接有机身上部(8),机身上部(8)前端设有前舱门,机身上部(8)上方设有主控系统(7),主控系统(7)上方设有飞行系统;
所述底盘机架(23)左右两侧设有切割机械手臂(19)和夹取机械手臂(20),底盘机架(23)上还设有供电装置,底盘机架(23)前端,靠近前舱门一侧设置有喷水机械手臂(21)和喷雾机械手臂(22),并设有独立旋转电机,底盘机架(23)后端设有底盘变速器,底盘变速器连接至涡轮蜗杆传动机构,底壳(12)中下方设有摄像系统(18),底壳(12)前后两段设置有H型起落架(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系统为共轴双旋翼结构,上旋翼(1)通过螺栓与上旋翼支座(9)连接,上旋翼套筒(10)与上旋翼支座(9)为一体结构,套筒(10)通过花键与内轴(2)配合,相应地,下旋翼(5)通过螺栓与下旋翼支座(11)连接,下旋翼套筒(6)与下旋翼支座(11)为一体结构,套筒(6)通过花键与外轴(3)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翼(1)和下旋翼(5)旋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旋翼(1)上方设有信号发射与接收装置(4),并与内轴(2)配合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变速器包括主齿轮(25)、左副齿轮(26)和右副齿轮(27),用于控制H型起落架(13)的起落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机械手臂(19)、夹取机械手臂(20)、喷水机械手臂(21)和喷雾机械手臂(22)均由单独电机驱动,可根据事故现场需求进行配备和拆卸,喷水机械手臂(21)和喷雾机械手臂(22)可收至前舱门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H型起落架(13)起落杆设有液压减震器(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救援仿生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尾翼(44)为平行尾翼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379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