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汽车天线信号高速传输线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2466.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6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2 |
发明(设计)人: | 冉明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蒂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46;H01R13/52;H01R13/533;H01R13/56;H01B7/17;H01B7/28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91 | 代理人: | 黄耀钧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汽车 天线 信号 高速 传输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线束,具体为一种新型汽车天线信号高速传输线束,属于信号传输线领域。
背景技术
现在的汽车往往都安装有导航仪、收音机等设备,这些设备都需要接收信号,在汽车运动过程中车内信号很差,往往都需要在车外安装一个天线,天线和车内的设备需要通过传输线相连,把所有的传输线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传输线束,现有的信号传输线束都是接插式的,在插头处由于不封闭,很容易进水,造成线路损坏,而且由于一些天线的位置问题,在安装过程中,容易造成插头处的线束弯折,造成损坏,线束的外皮也很容易破损,一旦这样对内部的传输线就会造成威胁,而且线束周围往往会有各种信号,很容易对内部传输的信号造成干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汽车天线信号高速传输线束。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新型汽车天线信号高速传输线束,包括接插杆、接线端头、橡胶环、接线端体、接线端尾、保护弹簧、传输线束、接线孔、外皮、防水塑料膜、金属网、铝箔层和通讯线;所述接线端体前段设置有接线端头,所述接线端头内部设置有接插杆,所述接线端头在靠近接线端体的一端上包裹有一圈橡胶环,所述接线端体尾部固定有接线端尾,所述接线端尾上留有接线孔,所述接线孔贯穿接线端体和接线端尾,所述接插杆插在接线孔内,所述接线端尾尾端安装有有包裹在传输线束外侧的保护弹簧,所述传输线束穿过保护弹簧安装在接线端尾的接线孔上,所述传输线束由外皮、防水塑料膜、金属网、铝箔层和通讯线组成,所述通讯线外部包裹有铝箔层,所述铝箔层外包裹有金属网,所述金属网外部包裹有防水塑料膜,所述金属网粘在防水塑料膜的内侧,所述防水塑料网外部设置有外皮,所述通讯线穿过接线孔和接线杆相连接,所述通讯线和相对应的插接杆在接线孔内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了使得接线端头和汽车的接插部分不易进水,所述接线端头在靠近接线端体的一端上包裹有一圈橡胶环。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接线端尾尾端的传输线束使其不易折断,所述接线端尾尾端安装有有包裹在传输线束外侧的保护弹簧。
进一步的,为了保护通讯线和插接杆的连接部分使其不易断开,所述通讯线和相对应的插接杆在接线孔内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了使通讯线内传输的信号不受外界干扰,所述通讯线外部包裹有铝箔层和金属网。
进一步的,为了使传输线束不易进水,所述金属网粘在防水塑料膜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天线信号高速传输线束设计合理,接线端头在靠近接线端体的一端上包裹有一圈橡胶环,接线端头和汽车的接插部分安装时候橡胶环会变形从而堵住接线端头和汽车的接插部分的缝隙,使得接线端头和汽车的接插部分不易进水,保证内部元件的安全,接线端尾尾端安装有有包裹在传输线束外侧的保护弹簧,在接线端尾尾端的传输线束弯折时保护弹簧会随着变形,使其对传输线束有一个支撑作用,保护接线端尾尾端的传输线束使其不易折断,通讯线和相对应的插接杆在接线孔内焊接在一起,接线孔会使得通讯线和插接杆相接部分不易暴露,保护通讯线和插接杆的连接部分使其不易断开,而且焊点不易被氧化腐蚀,通讯线外部包裹有铝箔层和金属网,相当于通讯线外有金属屏蔽层,使通讯线内的信号不受外部的电磁干扰,金属网粘在防水塑料膜的内侧,如果外皮破裂,内部的装置仍然不会进水,使传输线束不易进水,保证内部装置工作正常。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插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线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传输线束剖面示意图;
图中:1、接插杆,2、接线端头,3、橡胶环,4、接线端体,5、接线端尾,6、保护弹簧,7、传输线束,8、接线孔,9、外皮,10、防水塑料膜,11、金属网,12、铝箔层,13、通讯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蒂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蒂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2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