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763.4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75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杜湘豪;刘浩然;陈志;郑红亮;肖乾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3008 | 代理人: | 赵洪,厉田 |
地址: | 410004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盾构 机盾尾 应急 止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设计制造及盾构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盾构机设计制造时主要通过设置于盾尾处的三道盾尾密封刷及两道密封油脂形成盾尾与管片外壁间隙之间的盾尾密封系统。在盾构机小区率半径转弯或进行盾构机姿态较大纠偏过程中易发生盾尾间隙过大(大于盾构机设计盾尾间隙)而出现的盾尾漏水现象,尤其在地质结构中出现漏水点或漏水通道时,因盾尾间隙过大,以现有的盾尾密封系统无法满足施工过程中密封需求时出现的盾尾处漏水现象时,可能引发盾构机内涌水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维护,且能有效止水的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所述止水板包括受力层和与受力层粘贴在一起的缓冲密封层,所述缓冲密封层的两个侧边缘长度均超出受力层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受力层为钢板层。
所述钢板层采用普钢镇静钢板层。
所述缓冲密封层为橡胶层。
所述橡胶层采用丁晴橡胶板层。
所述受力层与缓冲密封层的形状为扇环状,所述受力层与缓冲密封层的外环半径与盾构机内径相匹配,所述受力层与缓冲密封层的内环半径小于盾构机管片的内径,所述缓冲密封层沿扇环环形方向的两个侧边缘超出所述受力层两侧。
所述受力层靠近圆心的内侧设有便于装卸的提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受力层能适应千斤顶挤压所产生的较大轴向力,缓冲密封层耐磨弹性强,具有很好的缓冲作用,缓冲密封的两个侧边缘长度均超出受力层,在各止水板依次叠加起来覆盖漏水点时,超出受力层的一个侧边缘与另一块止水板的一个侧边缘叠加在一起,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该止水板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图。
图例说明
1、止水板;2、受力层;3、缓冲密封层;31、侧边缘;4、提手;5、盾构机;6、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但并不因此而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盾构机盾尾应急止水板的一种实施例,该止水板1包括受力层2和与受力层2粘贴在一起的缓冲密封层3,缓冲密封层3的两个侧边缘31的长度均超出受力层2两侧。受力层2能适应千斤顶挤压所产生的较大轴向力,缓冲密封层3耐磨弹性强,能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缓冲密封层3的两个侧边缘31的长度均超出受力层2,在各止水板1依次叠加起来覆盖漏水点时,超出受力层2的一侧边缘31与另一块止水板1的侧边缘31叠加在一起,避免各止水板1之间存在接缝漏水,起到良好的密封效果,该止水板1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本实施例中,两个侧边缘31超出受力层两侧边缘各50mm。
本实施例中,受力层2为钢板层。钢板层能适应千斤顶挤压所产生的较大轴向力,其强度能够有效阻止漏水点所漏出的水的压力。
本实施例中,钢板层采用普钢镇静钢板层。普钢镇静钢板机械性能均衡,焊接性能和塑性良好、抗腐蚀性较强,可适应千斤顶挤压产生的较大轴向力,本实施例中,受力层2采用的是5mm厚的普钢镇静钢板。
本实施例中,缓冲密封层3为橡胶层。与受力层2粘贴在一起的缓冲密封层3采用橡胶层能缓冲千斤顶挤压止水板1时所带来的较大轴向力,对管片6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能在各止水板1拼接起来时叠加的侧边缘31在接缝处起到密封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橡胶层采用丁晴橡胶层。丁晴橡胶具有耐磨弹性强,抗切、抗撕性、柔韧性好,有耐热、耐酸碱、耐磨降噪等性能,可在千斤顶挤压止水板1时起到缓冲、确保密封效果的作用,同时对管片6起到保护作用。本实施例中,橡胶层采用的是5mm厚的丁晴橡胶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7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