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称调节的康复训练平行杠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483.3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4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张涵;董正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强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1H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调节 康复训练 平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称调节的康复训练平行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更加希望健康的生活。残疾人是社会的一部分,由于遗传、疾病、意外事故等原因,导致其身体结构受损、功能障碍、能力下降,因此要实现残疾人的健康需要对其残疾而采取措施和服务,即康复。
而在康复训练中,一般平行杠使用的较为广泛,适用于脑瘫、截瘫等引起的下肢活动障碍疾病,现在有很多的可以自由调节高度和宽度的平行杠,以适应不同的人的体型,但是这些可以调节的平行杠调节装置位于四个支撑架上,需要对平行杠进行高度和宽度调节时,需要多人进行同时操作,且调节的准确度全靠人眼睛去衡量或者借助外部平衡辅助装置进行衡量,调节起来比较麻烦,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对称调节的康复训练平行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安装座、设置在安装座上的四根支撑杆和两根平行安装在支撑杆上的杠杆,还包括对称调节装置,所述的对称调节装置包括高度调节支架、第一驱动电机和四根宽度调节支架,所述的四根宽度调节支架均为L型,四根L型宽度调节支架一端分别与四根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四根L型宽度调节支架的另一端滑动插入到高度调节支架中,四根L型宽度调节支架的插入高度调节支架的一端设置有齿条,高度调节支架中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齿轮分别与四根宽度调节支架的齿条啮合连接,当第二驱动电机转动时,连接同一杠杆的宽度调节支架具有向同一方向滑动的状态,连接非同一杠杆的宽度调节支架具有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的状态,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与高度调节支架螺纹连接,当第一驱动电机转动时,高度调节支架具有上升和下降两种状态。
为了便于对高度调节架进行布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度调节支架包括一根纵杆和两根分别固定连接在纵杆两端的横杆,两根横杆平行设置,所述的四根L型宽度调节支架分别滑动插入到两根横杆的两端,所述的第二驱动电机设置在纵杆的内部,所述的两根横杆的内部均设置有齿轮,第二驱动电机的两端通过输出轴分别与两根横杆内部的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插在高度调节支架的同一横杆两端上的两根宽度调节支架与同一齿轮啮合连接,其中一个宽度调节支架上的齿条与齿轮的上端啮合连接,另一个宽度调节支架上的齿条与齿轮的下端啮合连接。
为了便于第一驱动电机对高度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驱动电机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与高度调节支架的纵杆的中部螺纹连接。
为了避免安装座上因调节支撑杆产生的凹槽影响患者训练,所述的安装座上均对应设置有四根支撑杆的调节移动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置有滑片,滑片套在支撑杆上,滑片均滑动插入在底座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对两根杠杆进行高度调节时,启动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转动带动螺纹杆转动,使高度调节支架沿螺纹杆上升,并带动支撑杆和杠杆上升,实现两根杠杆上升同一高度的目的;当需要对宽度进行调节时,启动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通过输出轴带动两端的齿轮转动,齿轮带动齿条移动,连接同一齿轮的两个齿条向相反方向移动,进而通过宽度调节支架带动支撑杆移动,连接同一杠杆的两根支撑杆向同一方向移动,连接非同一杠杆的支撑杆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宽度对称调节的目的。本使用新型能够大大的方便两根杠杆的调节,避免使用过多的人力,即使患者自己都可以操作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开关进行自主调节,节省了大量人手,方便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横杆的剖视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对称调节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1、杠杆,2、支撑杆,3、安装座,4、宽度调节支架,5、高度调节支架,6、第二驱动电机,7、第一驱动电机, 8、滑片,4-1、齿条,5-1、纵杆,5-2、横杆,6-1、输出轴,6-2、齿轮,7-1、螺纹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强,未经刘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4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清洁系统
- 下一篇:亚硝基化合物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