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机排气污染物治理的液下扰流管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381.1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6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杨宁;费宇斌;施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0;B01D47/1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161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排气 污染物 治理 液下扰 流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下扰流管栅,用于船舶发动机排气的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属于船舶大气污染物治理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一个内河航运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截至2013年底,中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6万艘,净载重量2.44亿吨。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据八席,吞吐量约占全球四分之一。
船舶运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据测算,2013年全国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
根据上海2012年的研究结果,船舶排放产生的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和细颗粒物(PM2.5)分别占到上海市排放总量的12.4%、11.6%以及5.6%。在香港,2012年的数据显示,船舶废气排放是全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NOx和SO2的最大排放源,其中前两者占到约30%,SO2则达到50%。
船舶燃用含硫量高的劣质燃油是造成污染物排放的最大影响因素。目前,中国船用燃料消耗中有60-65%为船用燃料油,少量用轻柴油(普通柴油)。根据《船用燃料油》(GB/T17411-2012)标准,目前,中国的船用燃料油含硫量在1-3.5%(10000-35000ppm),是国四柴油(含硫量50ppm)的200-700倍。使用高硫油的船舶如同燃烧劣质煤、没有尾气处理装置的“移动火电厂”。根据标准要求,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将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与中国船机舶排放现状相比,PM排放将削减70%左右,NOx排放将削减20%以上;第二阶段,PM和NOx将在第一阶段基础上,分别进一步降低40%和20%。因此,研究和开发治理船机排气污染物的技术和装置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对于船机排气污染物的治理还没有系统的装置或方法,仅仅通过提高船用燃油品质的办法效果不佳,而且会显著推高船东的成本,尤其对于去除NOx的排放量的效果不佳,如果提供一种装置,能够提高船机排气污染物中NOx的去除效果,协同治理其他污染物,成为了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填料塔氧化反应效果差的缺陷,提供一种液下扰流管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液下扰流管栅应用于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过程中,能较大提高液下的气液两相传质,快速提升多污染物的氧化反应速率,实现至少50%的NOx脱除效率,同时促进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对于SOx的去除具有辅助作用。
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机排气污染物治理的液下扰流管栅,扰流管栅设置在吸收塔内的下部,所述吸收塔持续接收外部供给的含有氧化剂的海水,使所述扰流管栅位于液面以下,形成液下扰流氧化区;所述吸收塔下部设有与船机排气连通的进气口,顶部设有对外排放的出气口,底部设有海水排放口;所述扰流管栅是水平的错列或顺列布置的扰流管,各扰流管相互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管栅的空心管数目为3排。
进一步的,相邻两空心管与相距最近的、相邻管栅中的空心管构成正三角形排布。
更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的直径为76mm,相邻两空心管之间的间距为160mm。
进一步的,所述空心管与所述填料塔的塔壁的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扰流管栅为集成模块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提供了一种应用于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的液下扰流管栅,能较大提高液下的气液两相传质效果。
2)快速提升多污染物的氧化反应速率,实现至少50%的NOx脱除效率,同时促进亚硫酸盐氧化成硫酸盐,对于SOx的去除具有辅助作用,从而实现高达95%的SO2脱除效率。
3)增强了扰流氧区内PM颗粒物的去除效果。
4)对于脱除酸性污染物后的海水,具有增强其氧化与曝气的作用,降低海水中的CO2,从而实现外排海水的溶解氧DO和化学需氧量COD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了本实用新型液下扰流管栅的吸收塔,用于船机排气多污染物协同治理。
图2是图1中液下扰流管栅模块两个不同高度位置的剖视图,包括a-a向和b-b向的剖视图。
图3是液下扰流管栅模块的立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晓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3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装修用高效型瓷砖抛光机
- 下一篇:一种有烟净化无烟脱硫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