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1083.2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9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喜;周忠发;张结;田衷珲;汪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G01N1/34 |
代理公司: | 贵阳春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2109 | 代理人: | 李万强 |
地址: | 55000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喀斯特 山区 土壤溶液 过滤 抽样 离子 活性 保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土壤溶液提取装置,尤其是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外用于土壤溶液抽提的技术和装置有很多,但是针对于喀斯特山区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基岩上覆夹碎石土层的土壤水免过滤抽提及保存离子活性的装置十分少见。喀斯特山区土壤具有薄、夹碎石多、旱季土壤溶液少等特点,难以收集到用于科研用途的土壤溶液。喀斯特山区目前收集土壤溶液方法较为传统且每次收集土壤水样时需要翻动土壤,破坏原本的土壤分层结构,影响下一次的监测效果。传统的收集方法会导致以下的问题:1)野外采集土壤溶液后,需要带回室内进行过滤才能进行水样中阴离子及阳离子含量的检测,溶液的转移过滤影响工作效率及实验的精度。2)现有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采样过程中溶液离子活性保存较为困难,不能第一时间对离子活性进行保存,不能保证土壤溶液的原始理化性质,带回室内实验室进行浓度检测时,将对检测结果精度产生一定影响。3)难以在旱季收集到科研用途的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4)收集土壤水样时需要翻动土壤,破坏其分层结构,且每次翻动土壤后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使其恢复到原始土层状态,需要三个月后才能继续监测,这将严重影响到科研进度,且每次通过对土壤进行翻动来取样,在取样时已破坏其自然状态,这一过程中造成的误差较大,甚至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结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它可以在解决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收集困难问题的同时避免溶液二次转移过滤,并避免每次采样翻动土壤所造成的误差,保证土壤溶液的原始理化性质,减少科研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它包括采样瓶和集水盆,在集水盆的上部四周壁面开有若干滤水孔,在集水盆的中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细滤网,在两层细滤网之间设置有高密度海绵;在集水盆的中部和上部分别设置有尼龙纱布,在两层尼龙纱布之间设置有石英砂;在集水盆的底部开孔并插入有抽水软管和进气管,在该进气管上装有单向进气阀门;在抽水软管上近集水盆一端装有0.45微米有机洗滤头、另一端装有0.22微米有机洗滤头;在每个采样瓶上均装有带孔的橡皮塞,在其中一个采样瓶的橡皮塞上插有三根玻璃管,一根玻璃管连接抽水软管、一根玻璃管连接真空抽气管、另一根玻璃管通过软管插入装有浓硝酸的深棕色玻璃瓶内,在深棕色玻璃瓶上装有带孔的橡皮塞,在该橡皮塞上插有进气管,在该进气管上装有单向进气阀门;在另一个采样瓶的橡皮塞上插有两根玻璃管,一根玻璃管连接抽水软管、另一根玻璃管连接真空抽气管;真空抽气管连接智能真空泵,在抽水软管、软管和真空抽气管上装有软管夹。
上述的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中,所述的集水盆优选为长方形,集水盆上部的滤水孔孔径优选为2-4cm。
前述的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中,优选的,在抽水软管的外面还套有软管保护套。
前述的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免过滤抽样及离子活性保存装置中,所述的高密度海绵厚度优选为3-5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合理科学的解决了传统方法收集科研用途的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困难及二次过滤与离子活性保存的问题,依靠石英砂、海绵的强大吸水性最大限度的收集土壤水,采用密闭的容器并利用智能真空泵进行土壤溶液收集,在抽取装置中加入两道过滤装置,抽取土壤溶液的同时即可对溶液进行过滤,解决了喀斯特山区土壤溶液收集困难问题的同时避免了溶液二次转移过滤,并在抽取过程中加入浓硝酸以保持溶液中阳离子活性,避免了每次采样翻动土壤所造成的误差,保证了土壤溶液的原始理化性质,减少了科研分析过程中的误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大学,未经贵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10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