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70380.5 | 申请日: | 2017-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李海飞;李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2200 | 代理人: | 唐惠芬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bluetooth 智能 门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通讯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
背景技术
蓝牙门禁系统是数字安防的一个子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门禁系统集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门禁系统在建筑物内的主要管理区、出入口、贵重物品的库房、电梯厅、设备控制中心机房等重要部位的通道口安装门磁、电控锁或控制器等控制装置,由门禁控制器单独控制或者通过计算机服务器通过网络实行远程控制,能够对各通道口的位置通行对象及通行时间方向等进行实施控制或设定程序控制,从而实现对出入口的安全控制。门禁系统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段内通过任何出入口进行事先的设定、使实时监控和事后检查成为现实。它能对所有人员的出入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并具有丰富的扩展功能。
传统的门禁系统大多是以计算机为控制平台的,单片机具有价格便宜、硬件连接简单等优点,但是其数据处理能力和存储能力有限,某些功能实现比较困难或根本无法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门禁系统的发展。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同时具有操纵简单,降低成本等优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的一种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包括:包括移动智能终端、门禁控制器、蓝牙模块、门禁和系统键盘;所述系统键盘与门禁控制器连接,完成对门禁控制操作信号的接收、传递;所述门禁控制器由中央处理器、蓝牙通信模块和电子锁三部分组成,用于完成对门禁的开启或关闭的状态控制,将门禁状态信息反馈至中央控制器,并由中央控制器生成门禁控制记录;所述移动智能终端设有蓝牙,蓝牙和蓝牙模块以及门禁控制器的蓝牙通信模块组成蓝牙系统实现信号传输,蓝牙模块的功能设定为主动搜寻附近可连接的蓝牙设备;移动终端控制蓝牙模块的开和关,实现移动智能终端与门禁控制器之间的通信操作,并由移动智能终端完成系统认证运算以及对门禁控制器的信号接收及控制。
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ATmega128 芯片为处理芯片,ATmega128 为基于AVR RISC 结构的8 位低功耗CMOS 微处理器。由于其先进的指令集以及单周期指令执行时间,ATmega128 的数据吞吐率高达1MIPS/MHz 从而可以缓减系统在功耗和处理速度之间的矛盾。
所述蓝牙模块采用采用BLK-MD-BC04-B 蓝牙模块作为系统通信模块,此模块内置8MbitPCB 射频天线,支持SPI 编程接口,通过REACH、ROHS 认证,支持UART,USB,SPI,PCM 等接口;进一步也提供了对主从一体和软硬件控制主从模块的支持。该模块主要用于短距离的无线传输领域,与PC 机的蓝牙设备相连也简便可行,也可以进行模块间的数据互通,且能直接代替串口线。门禁系统主机与蓝牙模块间的信息交互采用有线传输方式,蓝牙模块由系统统一供电,并由系统控制信号来完成对附近移动智能终端蓝牙信号的查找和通信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基于Bluetooth的智能门禁系统能实现安全性高,结构简单,方便、快捷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门禁系统的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使用新型所述系统信息交互结构图。
图中,1.系统键盘,2.门禁控制器,21.蓝牙通信模块,22.中央控制器,23.电子锁,3. 蓝牙模块,4.移动智能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徐工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703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