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三作业平台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68282.8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75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伟;李根文;蔡克强;任远帆;毛少坊;张阳;马洪峰;李雪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王玉,董建林 |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作业 平台 铁路 高空作业 机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三作业平台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尤其是一种适用于涵洞、隧道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检测、维修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电气化铁路的高速发展,运营里程以万计增加,涵洞、隧道的数量也呈几何级数增长,隧道及电气铁路接触网的检测、维护及保养需求急速增加。目前的铁路高空作业平台,只有一个平台,每次只能对某一固定作业点进行检测、维修等作业,极大影响隧道及接触网的检测、保养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三作业平台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能够同一时间对不同高度、不同作业点进行检测、维护,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三作业平台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包括作业平台,其特征是,所述作业平台包括一个大平台和安装在大平台两侧的两个小平台,所述大平台焊接在主水平臂上端面,所述主水平臂安装于主立柱伸臂顶端面,所述主立柱伸臂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垂直升降;所述小平台安装于小立柱伸臂顶端面,所述小立柱伸臂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垂直升降;所述小立柱伸臂安装于小立柱基本臂上,所述小立柱基本臂对称安装在水平伸臂的两端面,所述水平伸臂通过驱动装置驱动实现水平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伸臂安装在水平伸臂基本臂上,所述水平伸臂基本臂焊接在主水平臂的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主立柱伸臂安装在主立柱基本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立柱基本臂通过连接板固定于机车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水平臂通过螺栓安装于主立柱伸臂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立柱伸臂是由多边形截面的伸缩臂组成,通过多级垂直液压缸驱动实现垂直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小平台通过螺栓安装于小立柱伸臂顶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小立柱伸臂由多边形截面舍伸缩臂组成,通过多级液压缸驱动实现垂直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水平伸臂通过驱动油缸驱动实现水平移动。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具有三个可独立动作的作业平台,可同时对不同高度,不同作业点进行检修,解决了以往产品单一平台作业效率低的缺点,同时收车后三个平台形成矩形结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收车状态结构示意图,三个平台形成矩形结构;
图2为三平台完全展开后姿态图;
图3为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具有三作业平台的铁路高空作业机具,包括作业平台、主立柱伸臂111、主立柱基本臂11、主水平臂19,小立柱伸臂171,小立柱基本臂17,水平伸臂141及水平伸臂基本臂14。
所述作业平台包括一个大平台15和安装在大平台15两侧的两个小平台16,所述大平台15焊接于主水平臂19上端面;所述主水平臂19通过螺栓安装于主立柱伸臂111上,所述主立柱伸臂111是由多边形截面的伸缩臂组成,通过多级垂直液压缸12驱动实现垂直升降,以实现大平台15的垂直起降。所述主立柱伸臂111安装在主立柱基本臂11上,所述主立柱基本臂11通过连接板22固定于机车上。
所述小平台16通过螺栓安装于小立柱伸臂171顶端面,随小立柱伸臂171的升降而升降,所述小立柱伸臂171由多边形截面舍伸缩臂组成,通过多级液压缸18驱动实现垂直升降;所述小立柱伸臂171安装于小立柱基本臂17上,所述小立柱基本臂17对称安装在水平伸臂141的两端面,所述水平伸臂141通过驱动油缸13驱动实现水平移动,所述水平伸臂141安装在水平伸臂基本臂14上,所述水平伸臂基本臂14焊接在主水平臂19的下端面,因而所述小平台16可同时实现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
所述大小平台在水平及垂直伸臂收回的状态时,形成一个矩形结构,从而保证整个铁路高空作业机具,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少。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徐工随车起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82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