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餐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8002.3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多米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06 | 分类号: | A47G2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3000 浙江省丽***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餐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餐具。
背景技术
现有食物夹器只能用来夹取食物、同时,勺子只有舀盛作用、铲子只有铲食作用,三种功用完全分离,使用者需要同时购置上述三种器具才能分别操作其所对应的功能,如此,即不便于操作,还很浪费资源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即可用作夹器使用,又可用作铲、勺使用,一物多能、方便操作、节省资源、节约成本的多功能餐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餐具,包括具有两支夹臂的夹体,其中,两支所述夹臂均为一端具有夹头、另一端具有铰接部的结构,一支所述夹臂上的夹头为铲面朝内的铲体,另一支所述夹臂上的夹头为勺腔朝内的勺体,一支所述夹臂上的铰接部为透穿所处所述夹臂内面和外面的轴孔,另一支所述夹臂上的铰接部为凸设于所处所述夹臂内面上的轴头,两支所述夹臂通过所述轴头穿套于所述轴孔内而可轴转错位的铰接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轴头为自由端小于固定端的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于自身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球形杵物头并于靠近自身自由端的外面上凸设有用以挤压进出所述轴孔的防脱棱骨。
作为优选,所述铲体前段一侧转角为外包硅胶的包胶转角、另一侧转角为设有锯齿的齿缘转角。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两支夹臂轴转至对位状态时即可作为夹器使用,而轴转至错位状态时,则一支夹臂可用作铲子,另一支夹臂可用作勺子,当然,两支夹臂也可以完全分离开来,分别提供铲子和勺子的功能,拆分时,只需施力将轴头从轴孔中压出即可。两支夹臂拆分后,由于利用轴头上的球形杵物头可对调味料等食材进行敲、压、捶、杵,因此具有轴头的夹臂还可作为锤子使用,另一方面,由于面条可以穿入轴孔,因此,具有轴孔的夹臂还可作为面条的量器使用,不仅如此,本实用新型还设有包胶转角和齿缘转角,其中,包胶转角可以用来涂抹酱料、齿缘转角可以用来切割食材。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同时具有夹、铲、勺、捶、抹酱板、锯齿刀、面条量器的七合一功能且方便操作、节省资源、节约成本,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3。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4。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铲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铲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铲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3。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勺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1。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勺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2。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头为勺体的夹臂结构示意图3。
1、夹臂;2、铲体;
3、勺体;4、轴孔;
5、轴头;6、杵物头;
7、防脱棱骨;8、硅胶;
9、锯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餐具,包括具有两支夹臂1的夹体,其特征在于,两支所述夹臂均为一端具有夹头、另一端具有铰接部的结构,一支所述夹臂上的夹头为铲面朝内的铲体2,另一支所述夹臂上的夹头为勺腔朝内的勺体3,一支所述夹臂上的铰接部为透穿所处所述夹臂内面和外面的轴孔4,另一支所述夹臂上的铰接部为凸设于所处所述夹臂内面上的轴头5,两支所述夹臂通过所述轴头穿套于所述轴孔内而可轴转错位的铰接相连,所述轴头为自由端小于固定端的圆锥台,所述圆锥台于自身自由端的端面上设有球形杵物头6并于靠近自身自由端的外面上凸设有用以挤压进出所述轴孔的防脱棱骨7,所述铲体前段一侧转角为外包硅胶8的包胶转角、另一侧转角为设有锯齿9的齿缘转角。
但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同理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多米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多米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8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控系统余热制冷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蓄氧的分子筛供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