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67480.2 | 申请日: | 2017-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18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 发明(设计)人: | 骆德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大洋光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7/09 | 分类号: | G11B7/09;G11B7/1374 |
| 代理公司: | 东莞众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71 | 代理人: | 李宇翔 |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光盘驱动器 机芯 镜头 调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光驱机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盘驱动器机的机芯读写头结构。
背景技术
多媒体是由计算机控制的文、图、声、象融于一体的信息传播媒体,而CD-ROM是目前主要的多媒体信息载体。CD-ROM的核心关键部件,则是光学PICK UP(以下简称“PU”)。
PU的功能是把存储在CD-ROM光盘上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PU内半导体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到光盘信号面上,利用激光在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比在非凹坑上的反射光强度弱得多这一特性,再通过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区分凹坑和非凹坑及它们的转换沿。
为了准确读取光盘上的信息,PU必须随时调整PU内物镜与光盘间的距离,才能保证激光束的聚集点落在光盘的信号面上,即要求PU能够产生聚焦误差信号(Focus Error Single,简称“FE”);同时,PU还必须随时调整聚集光束,使它能够落在凹坑的轨迹中央,即要求PU能够产生跟踪误差信号(Tracking Error Single,简称“TE”)。
在机芯镜头的移动中,物镜的驱动大多采用直杆式移动机构,在物镜需要进行多个位置的移动时,要设置相互垂直的不同方向的直杆式机构,从而满足多方位的物镜定点要求,这种机构结构复杂,需要耗费较大的空间,容易致使产品结构无法有效缩小。而对于光驱的物镜镜头而言,其大多数都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位置而不需要调整幅度太大,尤其是左右两侧的位置,但是仍然需要一定的微调,对于该微调需求,增加左右位置的驱动机构将大大提高整体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保证移动过程中性能更为稳定, 且镜头调节更精确的CD-ROM机芯镜头调整结构。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包括镜头座子、物镜镜头以及镜座框架,所述的物镜镜头固定于镜头座子中心,镜头座子固定于镜座框架内,所述的镜座框架由面盖和框架构成,所述的框架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柱,所述面盖对应固定柱的位置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片,框架通过所述固定柱卡入固定片中而与面盖相固定;所述的镜头座子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导块,每个所述的导块分别设有一导孔,一根弹性线缆的一端固定于镜座框架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孔以及镜座框架的一侧面而与外部相连接。
作为对上述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的面盖设有磁铁容置腔,两块磁铁分别固定于面盖上且分别位于镜头座子的两侧,两块磁铁与镜头座子的距离相等。
作为对上述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镜头座子的两侧边分别设有一限位槽,所述的弹性线缆置于限位槽内,沿限位槽方向相对镜头座子水平移动。
作为对上述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的进一步描述,还包括一调整底座,所述的调整底座位于框架的底部,调整底座设有导槽,所述的框架对应导槽位置设有引导块,镜座框架沿所述导槽的方向而相对调整底座水平直线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两道调整引导模块,其分别是镜头座子顶部、底部两侧边的导孔,以及调整底座的导槽。通过导孔及弹性线缆,能够在整个镜座框架前后移动的过程中,使其带有一定的左右偏移空间,达到了平面上的微调作用,而且不需要额外设置左右的调整机构,可大大降低镜头的结构复杂度,以及降低用料成本。而调整底座的导槽则用以进行较大幅度的移动,以适应镜头与目标位置的调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正面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反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盘驱动器机芯镜头调整结构,包括镜头座子1、物镜镜头以及镜座框架3,所述的物镜镜头7固定于镜头座子中心2,镜头座子1固定于镜座框架3内,所述的镜座框架由面盖31和框架32构成,所述的框架两侧分别设有固定柱33,所述面盖对应固定柱的位置设有向上延伸的固定片34,框架通过所述固定柱卡入固定片中而与面盖相固定;所述的镜头座子的顶部与底部的两侧边分别设有向外延伸的导块35,每个所述的导块分别设有一导孔,一根弹性线缆4的一端固定于镜座框架上,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导孔以及镜座框架的一侧面而与外部相连接。对于光驱的物镜镜头而言,其大多数都处于一种较为稳定的位置而不需要调整幅度太大,尤其是左右两侧的位置,在本方案中,微调的操作主要采用了弹性线缆的引导方式,由于弹性线缆拉直后必然为直线,其确保了水平移动的精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大洋光电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大洋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7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