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污复合拉毛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885.0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6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根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美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8;B32B27/36;B32B27/3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450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污 复合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污复合拉毛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料的要求不再局限于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特性,人们更希望能享受进一步的功能。窗帘和沙发已经成为了家中必备的之一,一般都是半年甚至一年以上都不会对其进行清洗,在使用时,常常因为水、油等液体携带着灰尘、污物渗进织物的纤维里面而变脏,形成污斑、油斑,而油斑之类的污点油不容易清洗,从而减少了窗帘和沙发等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提高面料的防污性能已成为重要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防水防污的防污复合拉毛面料。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污复合拉毛面料,包括编织层和防污层,所述编织层为两组纬纱和一组经纱交织而成,所述编织层包裹在防污层内,所述经纱为涤纶纤维,所述涤纶纤维超声波附着有聚四氟乙烯颗粒,所述编织层上分布有平行的条绒层,所述条绒层高度为0.1-0.2mm。防污层将编织层包裹在内部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结构,使得污渍不会侵入到面料内部,保证良好的抗污效果,防污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使得粘在面料表面液体呈超疏水状态,不能渗透进去,达到良好的防污性能,同时经纱表面超声波附着聚四氟乙烯颗粒可使编织层表面张力降低形成一层稳定气体薄膜,形成防水、放油界面,具有双层防护结构确保面料防水防污性能。
作为优选,防污层为聚四氟乙烯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防污层将编织层包裹在内部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结构,使得污渍不会侵入到面料内部,保证良好的抗污效果,防污层为聚四氟乙烯层,使得粘在面料表面液体呈超疏水状态,不能渗透进去,达到良好的防污性能;2、经纱表面超声波附着聚四氟乙烯颗粒可使编织层表面张力降低形成一层稳定气体薄膜,形成防水、放油界面,具有双层防护结构确保面料防水防污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编织层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纬纱经纱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织层1、防污层2、纬纱3、经纱4、聚四氟乙烯颗粒5、条绒层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3,本实施例中的防污复合拉毛面料,包括编织层1和防污层2,编织层1为两组纬纱3和一组经纱4交织而成,防污层2为聚四氟乙烯层,编织层1包裹在防污层2内,经纱4为涤纶纤维,涤纶纤维超声波附着有聚四氟乙烯颗粒5,编织层1上分布有平行的条绒层6,条绒层6高度为0.1-0.2mm。防污层2将编织层1包裹在内部形成一个全封闭的结构,使得污渍不会侵入到面料内部,保证良好的抗污效果,防污层2为聚四氟乙烯层,使得粘在面料表面液体呈超疏水状态,不能渗透进去,达到良好的防污性能,同时经纱4表面超声波附着聚四氟乙烯颗粒5可使编织层表面张力降低形成一层稳定气体薄膜,形成防水、放油界面,具有双层防护结构确保面料防水防污性能,条绒层6的使得面料凹凸结构的设置可以加强面料的手感和耐磨性。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美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美来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密经编麂皮双层环保复合布料
- 下一篇:发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