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64717.1 | 申请日: | 2017-0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2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詹永乐;吴志锋;张胜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43/20 | 分类号: | H01R43/2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胡枫 |
| 地址: | 528099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头插针 对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管堵头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LED灯管一般通过两端的堵头与外部电连接,参照附图1所示,堵头一般包括堵头座101、插针102、导电片(图中未显示)等,其中堵头座101的底腔设有两个供插针穿插的通孔,插针102的内端与灯管电连接,另一端伸出堵头座101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
现有技术中的插针一般通过人工实现安装,其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实现插针的自动对位。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提高对位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包括对位机构和安装块;
所述对位机构包括对位座、卡位板和驱动件,所述对位座设有导向通孔,多个插针沿同一方向依次排列设于导向通孔内,所述卡位板设有大于插针最大外径的连通孔,所述驱动件驱动卡位板移动以使连通孔移动至导向通孔处或者远离导向通孔;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与导向通孔一一对应的安装定位孔,导向通孔内的插针落至对应的安装定位孔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导向通孔竖直设置,所述卡位板水平设置,所述对位座设有水平卡位槽,所述驱动件驱动卡位板在水平卡位槽内水平往复移动以使连通孔移动至导向通孔处或者远离导向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卡位板还设有卡位通槽,所述连通孔位于所述卡位通槽的端部并与所述卡位通槽连通,卡位通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插针的最大外径并大于所述插针下端部的直径,所述驱动件驱动卡位板沿卡位通槽的长度方向移动以使插针穿过连通孔落至安装块上或者插针卡在卡位通槽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对位座设有两个导向通孔,所述卡位板设有两个与导向通孔一一对应的连通孔,所述安装块上设有两个与导向通孔一一对应的安装定位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两个导向通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等于灯管上两个插针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自动导入机构,所述自动导入机构包括导向管以及用于将插针沿同一方向依次传输至导向管内的振动盘,导向管的下开口与导向通孔上开口连通。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旋转台,旋转台沿圆周方向设有多个安装块。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用于驱动对位机构升降的升降机构。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对位装置通过卡位板实现对插针的卡位,当需要将插针下落至安装块的安装定位孔内时,驱动件驱动卡位板移动至连通孔与导向通孔位置相对,此时,由于连通孔直径大于插针最大外径,插针可以由连通孔下落,相反,当需要阻挡插针下落时,驱动件驱动卡位板的连通孔移走,插针会被卡位板卡住不能下落,安装好插针的安装块便于下一步堵头座的对位安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对位装置可以实现对插针的自动对位,无需通过人工对位,可以提高插针对位的效率,节省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堵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对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位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对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AA向的剖视图;
图6是图4中BB向的剖视图;
图7是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参见附图2至附图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堵头插针的对位装置,包括对位机构1和安装块2。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的插针3一般包括上端部31、中间阶梯部32和下端部33,中间阶梯部32的直径大于上端部31的直径以及下端部33的直径,其中下端部33的长度略大于上端部31的长度,下端部33为伸出堵头座用于与外部电连接的部分,上端部31为用于与灯管内部电连接的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电器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7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通道信号同步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轿车车内环境测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