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织复位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474.1 | 申请日: | 2017-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6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何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依美国际医疗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6 | 分类号: | A61B10/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62 | 代理人: | 宋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织 复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用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组织取样的组织复位钳。
背景技术
在采集口腔、消化道、呼吸道等人体内活组织样本时,需使用取样钳,目前,常用的手术器械取样钳,在操作时必须向两个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施压以夹取组织,这个过程需要整个手部施力,不好控制力度,从而导致取样钳在进入人体组织内时易造成组织刮伤,以及摄取组织后造成组织脱落,给手术带来不便。
除此之外,目前的取样钳大多不具备钳口自动复位功能,需反复施力扣合、打开取样钳,不仅不便于取样而且增加取样难度。为解决取样钳不具备钳口自动复位功能的技术问题,申请号为201420823623.4的文件公开一种可自动复位的组织取样钳,在钳座上安装自动复位装置实现自动复位,但是施力时,仍需要三个手指共同用力,仍然不好控制力度。而且,在皮肤表面取样时,钳座过长且没有支撑力,不好控制取样钳的稳定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织复位钳,以解决目前取样钳不好控制夹取力度且稳定度不够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组织复位钳,包括:手柄、复位压板及用于支撑所述手柄的定位托架,所述定位托架设置于所述手柄的背面;所述复位压板包括:弹片及连杆,所述弹片一端固定在所述手柄末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翘起并与所述连杆铰接,所述连杆的末端铰接设置有针管;所述手柄的尖端开设容纳所述针管的长形槽,所述长形槽内设置有贯穿所述针管的针芯,所述针芯末端开设一缺口;所述针管在所述连杆的推动作用下沿着主轴在休止位和工作位之间移动,当所述针管移动至所述工作位时,将所述针芯上的缺口覆盖住。
其中,所述定位托架包括:多个固定在所述手柄背面的基座,每个基座上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末端设置弧形板。
其中,所述手柄的背面还设置有手持板,所述手持板垂直于所述手柄,所述手持板一侧固定在所述手柄背面,另一侧的边缘处形成波浪纹。
其中,所述弧形板的端面设置海绵层,海绵层避免刮伤皮肤。
其中,所述长形槽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针管贯穿所述限位环,避免取样时针管晃动。
其中,所述手柄的正面还设置有限位凸起。
其中,所述弹片及所述连杆的表面设置有防滑棱,取样时,主要依靠拇指向弹片及连杆施加压力,防滑棱可以防止手指打滑,增加安全系数。
其中,所述手柄末端还设置有挂钩。
有益效果:通过拇指按压复位压板的方式推动针管从而覆盖针芯的缺口以实现组织的夹取,针管在弹片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置,定位托架在取样过程中支撑组织复位钳,不仅容易控制夹取的力度而且保证组织复位钳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组织复位钳其中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织复位钳在另一种状态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定位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2所示,提供一种组织复位钳,包括:手柄1、复位压板2及定位托架3,定位托架3设置在所述手柄1的背面,用于支撑所述手柄1,起到定位及辅助支撑的作用,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所述复位压板2包括:弹片4、针管5及连杆6。所述弹片4一端固定在所述手柄1末端,另一端向远离所述手柄1的一侧翘起,可按压所述弹片4使其靠近所述手柄1,松开弹片4后,弹片4自动恢复至原位置,由此实现组织复位钳的复位功能。所述连杆6一端与所述弹片4铰接,末端与所述针管5铰接,当按压、松开所述弹片4时,带动所述连杆6动作,从而使得所述针管5做往复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依美国际医疗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依美国际医疗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4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偏转支撑的活检取样探针
- 下一篇:一种新型肛肠外科手术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