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楼宇层间攀爬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195.5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7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程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翔 |
主分类号: | E04F11/06 | 分类号: | E04F11/06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37215 | 代理人: | 刘文英 |
地址: | 261100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楼宇 攀爬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宇层间攀爬通道。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楼宇在建设时需充分考虑住宅的舒适性,方便后期楼房的售卖,为提高顶楼住户的舒适性,开发商在建造时会在顶楼上建造阁楼,阁楼可隔热隔冷,降低顶楼住户能源的浪费的同时提高顶楼的舒适性。开发商在建楼时一般仅在楼板上开孔,住户入住后其攀爬到阁楼上需要使用楼梯,所以住户装修时需建楼梯将阁楼和楼下连通,现在室内的楼梯有固定的楼梯和可折叠的楼梯,固定的楼梯占用空间较大,楼下活动空间被占用,大大影响住户在楼下的生活,而折叠楼梯折叠后不会占用楼下空间,但其一般由马达驱动,折叠楼梯自身的结构也较为复杂,生产、使用成本较高,发生故障的机率较大,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楼下占用空间小、故障发生机率小的楼宇层间攀爬通道。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下楼板、上楼板以及墙体,所述上楼板上开设有楼梯孔,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楼梯孔靠近墙体设置,所述墙体上铰装有竖向设置的直梯,所述直梯转动至收拢状态时其顶部抵靠在楼梯孔的与墙体平行的内表面,直梯转至攀爬状态时直梯的底部支撑在下楼板的上表面上、直梯的顶部抵靠在楼梯孔的与墙体垂直的内表面上,所述墙体上安装有当直梯处于收拢状态时将直梯铰接侧的相对侧固定的固定件。
所述墙体上设有两组用于与直梯铰装的铰装件,上下铰装件左右相错设置使直梯转至攀爬状态时处于倾斜状态。
所述墙体在上楼板上方安装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跨装有柔索,所述柔索的固定端与盖板的顶部固接,所述柔索的自由端穿过上楼板延伸至下楼板处。
所述墙体上固装有当拉动柔索将盖板打开时用于对柔索进行固定的锁止件。
所述柔索的自由端设有绳结,所述锁止件为固装在墙体上的限位钉,所述绳结可钩挂在限位钉上。
所述上楼板上铰装有用于将楼梯孔封闭的盖板。
所述上楼板上环绕楼梯孔安装有护栏,所述护栏其中一侧设有开口。
墙体或护栏上安装有用于对盖板开启角度进行限位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设置在盖板的铰接侧。
所述盖板下表面与楼梯孔的内表面上对应设有用于安装锁具的锁扣。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中直梯直接转动至攀爬状态即可使用,且直梯与墙体铰装,攀爬时直梯不易滑动、安全性高,直梯不用时可收拢至与墙体贴合,占用下楼板的空间很小,不会妨碍楼下的正常活动,且直梯结构简单,生产、使用成本均很低,降低住户的开支,且由于其结构简单,不易发生故障,保证每次均可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楼宇层间攀爬通道包括下楼板1、上楼板2以及墙体3,上楼板2上开设有楼梯孔4,楼梯孔4靠近墙体3设置,墙体3上铰装有竖向设置的直梯,直梯包括左右相对设置的立杆和将左右立杆连接为一体的多个横杆5,多个横杆等间距设置。直梯转动至收拢状态时其顶部抵靠在楼梯孔4的与墙体3平行且靠近墙体3的内表面,直梯转至攀爬状态时直梯的底部支撑在下楼板1的上表面上、直梯的顶部抵靠在楼梯孔4的与墙体3垂直的内表面上,墙体3上安装有当直梯处于收拢状态时将直梯铰接侧的相对侧固定的固定件。
墙体3上设有两组用于与直梯左立杆6铰装的铰装件,上下铰装件左右相错设置使直梯转至攀爬状态时处于倾斜状态。本实施例中位于上部的铰装件靠左设置,直梯转至攀爬状态时,直梯顶部抵靠在楼梯孔4左侧的内表面,直梯的底部支撑在底面上,由于上下铰装件左右相错设置,使直梯由左向右向下倾斜设置,便于攀爬。上下铰装件左右相错的距离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铰装件的结构可选用铰装套和转轴的组合,铰装套固定在墙体3上,转轴与直梯的左立杆固接,转轴插入铰装套实现直梯与墙体3的铰装。本实用新型中铰装件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铰装件,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墙体3对应直梯的右立杆7设置固定件,本实施例中固定件选用绳索14,绳索的一端固定在墙体3上并位于右立杆的左侧,墙体3上对应右立杆的右侧设置挂钩,直梯转动至收拢状态时将绳索的自由端绕过右立杆缠绕在挂钩上实现右立杆的固定进而实现直梯的固定,固定件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用于固定杆状物的结构,在此不一一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翔,未经程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19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