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64027.6 | 申请日: | 2017-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9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森林;翁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林波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机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的手机在跌落过程中,受冲击力作用,手机后盖和手机主体很容易分离,进而使得电池脱落,从而对手机造成损伤或影响手机的正常使用,此外,由于手机后盖边缘处的卡勾与手机主体边缘的卡槽扣合后缺少一定的张力,因而也很容易受冲击力造成手机后盖和手机主体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手机后盖和手机主体稳定可靠连接的手机锁紧装置。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锁紧装置,包括与手机后盖内表面间隔设置的压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片与所述手机后盖内表面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压片包括设置于压片体,以及沿所述压片体四角向外延伸设置的压片臂,所述压片臂与所述弹性结构紧固,所述压片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压片臂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压片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压片臂的上表面的上方。
其中,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片臂的下表面及所述手机后盖内表面紧固。
其中,所述压片臂的下表面及所述手机后盖内表面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导柱,所述导柱与所述压簧的端部相配合。
其中,所述压簧的伸缩量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5mm。
其中,所述压片采用钣金冲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与手机后盖内表面间隔设置的压片,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片与所述手机后盖内表面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压片包括设置于压片体,以及沿所述压片体四角向外延伸设置的压片臂,所述压片臂与所述弹性结构紧固,所述压片体的上表面与所述压片臂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压片体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压片臂的上表面的上方。以此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手机后盖与手机主体配合后的张紧力,进而能够有效防止受冲击力作用时手机后盖及内部电池与手机主体分离,防止对手机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锁紧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手机锁紧装置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手机锁紧装置,包括与手机后盖1内表面间隔设置的压片2,以及设置于所述压片2与所述手机后盖1内表面之间的弹性结构;所述压片2包括设置于压片体21,以及沿所述压片体21四角向外延伸设置的压片臂22,所述压片臂22与所述弹性结构紧固,所述压片体21的上表面与所述压片臂22的上表面平行设置,且所述压片体21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压片臂22的上表面的上方。
具体的,所述弹性结构设置为压簧3,所述压簧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压片臂22的下表面及所述手机后盖1内表面紧固,所述压片臂22的下表面及所述手机后盖1内表面均上下对应设置有导柱4,所述导柱4与所述压簧3的端部相配合,所述压簧3的伸缩量大于等于2mm,小于等于5mm。优选3mm,且所述压片2采用钣金冲压一体成型。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当手机后盖与手机主体配合后,压片压设于手机电池,在压簧张力作用下,使得手机后盖与手机主体之间连接处有效张紧,进而防止手机后盖与手机主体受冲击力作用时分离,同时,由于压片抵压于电池表面,也能够利于电池散热。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辉烨通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640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机壳
- 下一篇:盖板、显示组件及终端